环境工程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水污染防治

  • 水热炭对水土环境中重金属铅的固持

    杨婷婷;孟莉蓉;吴继阳;李响玲;尹微琴;王圣森;王小治;

    以纯米糠为前体制备水热炭,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元素分析仪等手段表征其物理化学性质;研究时间、p H、Pb~(2+)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其吸附Pb~(2+)的影响,以及其对污染土壤中Pb存在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纯米糠水热炭表面呈现多孔和网状结构,且含有丰富的表面含氧官能团,对溶液中Pb~(2+)有很强的吸附作用,p H=5时吸附效果最好,吸附24 h基本达到平衡。当Pb~(2+)初始浓度为80 mg/L,水热炭投加量为0.75 g/L时,水热炭对Pb~(2+)的吸附量可达72.44 mg/g。将水热炭投加到Pb污染土壤中,能有效降低弱酸提取态Pb含量,提高残渣态Pb含量,使Pb向更加稳定的状态转化。

    2017年07期 v.35;No.229 1-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生物滞留系统设置内部淹没区对径流污染物去除的影响

    仇付国;代一帆;付昆明;王娟丽;

    生物滞留系统是一种能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污染的低影响开发技术。在基质中添加铝污泥能保证系统对磷的高效稳定去除,设置内部淹没区可以提高除氮能力,但有研究表明设置淹没区却降低了对磷的滞留效果。为了明确设置淹没区对铝污泥改良基质生物滞留系统去除污染物的影响,采用按一定质量比例配制的砂土铝污泥(15%铝污泥+85%砂土)作为滞留系统填料,并设置不同淹没高度和滞留时间的淹没区,对比污染物在无淹没区及不同淹没高度和滞留时间下的去除率。结果显示,在铝污泥改良基质生物滞留系统中,淹没区的设置对NH+4-N、TP、重金属的去除影响甚微,但能提高对COD和NO-3-N的去除。600 mm淹没高度下NO-3-N的去除效果较200 mm淹没高度下去除效果更加稳定且高效,滞留时间对COD、NO-3-N的去除影响较小。

    2017年07期 v.35;No.229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浸没燃烧技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研究

    张锦泰;黄亚继;刘秀宁;梁晶;杨钊;王健;

    针对现阶段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浸没燃烧技术的处理方法,设计制作了1台浸没燃烧装置,并开展了高浓度有机废水浸没燃烧实验研究,探究了过量空气系数、二次风量、燃烧温度等参数对燃烧尾气中CO、NOx排放的影响,以及浸没深度、燃烧温度对高浓度有机废水COD去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高浓度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去除效果明显,温度在900℃以上,浸没深度达到20 cm时,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该方法可作为废水处理设备,与生物法等处理技术联用,应用前景广阔。

    2017年07期 v.35;No.229 13-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污泥膨胀原因及控制措施研究

    郝二成;袁星;阜崴;

    以排水集团运行的几座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对工艺设计参数及运行条件等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影响污泥膨胀的关键因素。采用微生物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丝状菌种类进行辨别,确定研究的污水厂污泥膨胀的丝状菌主要为微丝(Microthrix parvicella)菌。通过分析微丝菌的特性,结合倒置A~2/O工艺的运行特点,在不进行任何改造的情况下,提出冬季运行将倒置A~2/O工艺调整为A/O工艺的运行措施。并将这一措施用于实际水厂,连续3年未发生污泥膨胀,污泥沉降性能较好,出水水质稳定。通过小试研究和实际水厂分析,证明厌氧选择器在控制污泥膨胀中可发挥一定作用,为活性污泥工艺设计提供参考。

    2017年07期 v.35;No.229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下载次数:9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寒区服务区多介质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研究

    刘学欣;籍国东;白雪原;高硕晗;孔亚平;

    为解决寒区冬季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无法达标的行业难题,通过多介质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室内实验研究,发现当温度由30℃降至5℃时,COD去除率变化不大,TN平均去除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经微生物驯化后,两项指标的去除率均可达83.5%以上。在吉林某服务区开展了工程应用研究,采用全过程保温和预热池增温的方式,保障多介质生物滤池冬季水温高于15℃,经2年不同季节连续水质监测,系统出水稳定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COD、NH3-N和TP的去除率均高于96.5%,说明该技术低温处理效果好,抗冲击能力强。

    2017年07期 v.35;No.229 23-2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高含盐污水雾化蒸发塔的设计及流场数值模拟

    唐志伟;王菁菁;黄辉;聂超群;

    针对含盐量为7×104mg/L的油田高含盐污水,设计1套处理量为28.8 kg/h的雾化蒸发塔,估算出塔体高度及直径,从而得出适宜的进口空气流速。基于标准k-ε双方程模型和DPM模型,对所设计的雾化蒸发塔内液滴蒸发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塔内流场分布特性及蒸发特性,通过随机轨道模型追踪了液滴颗粒运动轨迹及液滴Na Cl浓度变化。在算例工况下,塔内蒸发效率可达58.9%。

    2017年07期 v.35;No.229 27-3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Ca-Al-LDH对富里酸吸附性能的研究

    李国莲;汪静柔;郭中伟;谢发之;李海斌;汪雪春;

    采用乙醇辅助液相共沉淀法制备Ca-Al-LDH(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运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仪(FA-RT)对吸附前后的Ca-Al-LDH样品进行表征,并研究了Ca-Al-LDH对富里酸的吸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Ca-Al-LDH对富里酸吸附容量随p H的变化呈先增加后递减趋势,在p H为4时吸附容量达35.5 mg/g;吸附过程在24 h达到平衡;添加电解质Na NO3可抑制富里酸的吸附作用;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且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2017年07期 v.35;No.229 33-37+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人工湿地的氮稳定同位素特征及污染源解析

    杨隆丽;马利民;邓燕婷;

    对2016年4,6,和8月合肥市塘西河人工湿地水体中的溶解态硝酸盐进行稳定氮同位素分析。通过不同的季节人工湿地内硝酸盐的稳定氮同位素值(δ~(15)N-NO_3~-)的变化情况来研究水体中氮的迁移、转变等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从而揭示其环境行为,同时对该人工湿地氮的循环机制进行探究。研究发现:该人工湿地的δ~(15)N-NO_3~-值分布在13.9‰~22.7‰,表明其硝酸盐氮的主要来源是人畜排泄物或城市生活污水。4,6,8月水体中的δ~(15)N-NO_3~-值都受硝化、矿化、植物同化作用的影响;6月水体中的δ~(15)N-NO_3~-值还受藻类同化吸收作用的影响;8月水体中的δ~(15)N-NO_3~-值还受雨水混合、藻类同化吸收与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2017年07期 v.35;No.229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稻壳基A型沸石的表征及其对NH_3-N的吸/脱附动力学研究

    谢妤;宋卫军;

    以稻壳的煅烧灰分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得稻壳沸石,运用SEM、XRD和FTIR表征了稻壳沸石的结构特性,并通过静态平衡吸附实验研究了稻壳沸石对NH3-N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可获得结晶度高、晶型较好的A型单晶沸石,降低晶化温度有利于A型沸石的生成。初始浓度为25,50,100 mg/L时稻壳沸石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3.36,5.16,8.39 mg/g,吸附过程遵循伪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碱当量MNa OH/AN对NH3-N从稻壳沸石上的脱附影响较大,MNaOH/AN为0.85、8.47和42.4时伪二级模型拟合的饱和脱附值分别为7.46,16.21,19.96 mg/g,与实测值基本接近,NH3-N从稻壳沸石上的脱附主要受化学作用控制,过程遵循伪二级脱附动力学模型。

    2017年07期 v.35;No.229 43-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碳酸钙改性硅藻土处理电解锌漂洗废水实验研究

    马丽丽;解庆林;陈南春;徐会;周海妙;余清凤;

    铅锌矿在我国储存量大,电解法生产锌过程中可产生含Zn~(2+)、Pb~(2+)、Cd~(2+)、As5+和Cu~(2+)等重金属离子的漂洗废水。以硅藻土精土为基体,用碳酸钙作为改性剂制备改性硅藻土,对电解锌漂洗废水进行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150 min,碳酸钙改性硅藻土用量为3 g/L,pH为5.46,温度为25℃条件下,对废水进行吸附实验,吸附后废水中的Cu~(2+)和As5+离子浓度低于仪器检测线(0.01 mg/L和0.09 mg/L),Pb~(2+)浓度为0.16 mg/L,吸附后废水中Cu~(2+)、As5+和Pb~(2+)离子浓度均满足GB 25466—2010《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排放要求。同时,采用SEM、FTIR、XRD等对碳酸钙改性硅藻土进行表征,进一步探讨了碳酸钙改性硅藻土对重金属的吸附机理。

    2017年07期 v.35;No.229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底物条件对兼氧MBR气化除磷效能的影响

    王冰;李嘉妮;付嘉;李婷;盘其鑫;

    以模拟养猪厂排放的高磷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底物条件,考察初始C/P值、进水PO3-4-P浓度对兼氧MBR气化除磷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底物条件对兼氧MBR气化除磷效能的影响显著,初始C/P值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磷酸盐的去除与磷化氢的生成。当初始C/P为50时,兼氧MBR反应器对磷酸盐的去除率达到最高,平均去除率为34.22%,磷化氢的产量也达到最高,平均为277.5μg/L。同时,在碳源充足的条件下,当进水ρ(PO3-4-P)浓度为40mg/L时,兼氧MBR反应器对磷酸盐的去除率达到最高,磷化氢的产量也达到最高。工艺适用性分析表明,兼氧MBR气化除磷工艺适用于处理养殖废水、屠宰废水、肉食品加工废水等碳源充足的高磷污(废)水。

    2017年07期 v.35;No.229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小流域前置库表层沉积物农药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李峰;张波;林小平;何义亮;杨军;陈奕涵;徐聪;

    利用LC-MS检测了高铺小河及前置库不同水文期15个表层水体及沉积物中8种常用农药,探讨了表层沉积物农药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沉积物-水交换行为。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水体和沉积物中阿特拉津等8种农药都有检出,季节性变化从高到低依次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表层沉积物农药分布特征显示前置库对农药有明显削减作用;表层沉积物中所检农药的分布受TOC及粒径分布的影响。沉积物-水交换行为研究表明:高埔小河前置库主要通过颗粒沉降作用去除水中农药类有机污染物,沉积物农药作为二次污染源对上覆水风险性较小。

    2017年07期 v.35;No.229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EFDC模型的阿什河水环境容量季节性分析

    陶亚;陈宇轩;赵喜亮;杨丽标;雷坤;周刚;

    在阿什河流域控制单元划分、气象水文季节性划分等成果的基础上,基于EFDC模型,对阿什河水环境容量的时空变化进行了数值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阿什河不同控制河段的水环境容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各河段不同时期的水环境容量与对应流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83。在冰封期(11月—次年3月),阿什河由上游至下游各控制河段水环境容量为38.3~104.0 t/月;在平水期(6,9,10月)为71.3~192.2 t/月;在融雪为主的春汛时期(4,5月)为108.8~303.6 t/月,在夏汛期(7,8月)可达151.5~434.3 t/月。通过对阿什河水环境容量时空分布差异性进行分析,确定不同时期不同河段的容量总量控制标准,可对以水质改善为目标的流域水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2017年07期 v.35;No.229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4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南宁市道路初期雨水径流污染物浓度分析

    李畅;涂晓杰;秦雅琪;黄晓艺;胡湛波;魏群;

    初期雨水污染是雨水径流污染的主要贡献者,掌握初期雨水的污染特征,对于城市雨水处理设施建设尤为重要。以南宁市为例,开展了城市初期雨水径流污染特性分析,旨在为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以及雨水处理措施提供参考。选取6个采样点的8场降雨,对常规水质指标(COD、NH3-N、TN、TP、SS)进行分析,揭示了降雨过程中污染物的瞬时浓度分布。结果表明:建成区污染物浓度范围和污染物平均水平均明显高于规划区;不同雨型下,雨水初期冲刷效果强弱顺序为暴雨>大雨>中雨>小雨;除小雨外,其他雨型在降雨20 min左右时污染物浓度达到平衡;暴雨情况下,污染物浓度在5 min内降低50%,15 min内70%~80%的污染物随雨水直排或进入城市管网。

    2017年07期 v.35;No.229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K]
    [下载次数:6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1 ]
  • 超声对蓝藻细胞生理影响的研究

    范功端;陈薇;许仁星;林修咏;苏昭越;林茹晶;

    蓝藻水华会使水体水质恶化,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同时会增加水处理成本,产生臭味并释放藻毒素。蓝藻水华问题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热点。超声由于具有反应速度快,操作简便,在处理过程中不引入其他化学物质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包括用于蓝藻水华的控制。总结了超声作用参数对蓝藻生长效果的影响,从藻细胞的光合活性、酯酶活性和抗氧化酶系统等方面探讨了超声对蓝藻生理方面产生的影响,分析了超声对藻细胞的作用机理,并对后续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超声控制蓝藻水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2017年07期 v.35;No.229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游离氨(FA)协同曝气时间对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

    吕心涛;孙洪伟;吴长峰;马娟;陈永志;方晓航;

    采用3个序批式反应器(SBR)(R0:硝化结束时停曝气;R_(0-30):硝化结束提前30 min停曝气;R_(0+30):硝化结束延迟30 min停曝气),控制3种游离氨(FA)浓度梯度(0.5,5.1,10.1 mg/L)协同3种曝气时间(t0:硝化结束时停曝气;t0-30:硝化结束提前30 min停曝气;t0+30:硝化结束延迟30 min停曝气)的条件下,研究了FA协同曝气时间对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试验过程,在初始FA浓度相同条件下,R0和R_(0+30)系统NH+4-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6%和99.3%,而R_(0-30)系统NH+4-N平均去除率仅为72.3%。在较低FA浓度(0.5,5.1 mg/L)条件下,随着曝气时间增加,活性污泥的污泥沉降比(SV30)值和污泥体积指数(SVI)值均逐渐降低,污泥沉降性能趋好。在较高FA浓度(10.1 mg/L)条件下,随着运行周期的增加,污泥沉降性能逐步变好,R_(0-30)系统的SVI平均值最大,R_(0+30)系统次之,R0系统最小,其值分别为165.1,152.5,134.5 m L/g,且污泥活性f平均值大小顺序fR_(0-30)>fR0>fR_(0+30),其值分别为0.77、0.70和0.65。这表明在较高FA浓度(10.1 mg/L)条件下,曝气时间延长,导致污泥活性降低。

    2017年07期 v.35;No.229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金属氧化物负载γ-Al_2O_3粒子电极对酸性橙Ⅱ的电催化氧化研究

    乔启成;石健;赵勤;李亚;金洁蓉;

    以γ-Al_2O_3作为载体,采用浸渍热分解法制备了Sn、Mn、Cu、Pb单组分氧化物和Sn-Ce-Sb复合氧化物粒子电极。通过对酸性橙II(AOII)的降解实验,以及采用重复试验和扫描电镜(SEM)、紫外光谱扫描等方法,探讨了粒子电极材料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Sn/γ-Al_2O_3相比于Mn/γ-Al_2O_3、Cu/γ-Al_2O_3、Pb/γ-Al_2O_3等单组分氧化物粒子电极表现出了更好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掺杂Ce、Sb后电极表面晶体粒径细小且分布均匀,有利于提高Sn/γ-Al_2O_3粒子电极的性能。电流密度为20 m A/cm2,曝气量0.5 L/min反应条件下,反应3 h后Sn-Ce-Sb/γ-Al_2O_3粒子电极对AOII的去除率为100%,TOC的去除率达84.2%,重复使用5次后TOC去除率仍保持在80%以上。表明Sn-Ce-Sb/γ-Al_2O_3粒子电极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017年07期 v.35;No.229 86-90+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大气污染防治

  • 生物滴滤塔装置脱硝效率优化改进实验

    周长城;徐海涛;金保昇;宋静;

    针对生物滴滤塔系统脱硝效率偏低的问题,在原实验室装置基础上,对滴滤塔系统进行改进,并模拟燃煤烟气的特性,考察了重金属离子、氧气含量以及强化剂对净化效果的影响,并探究了生物滴滤塔系统对锅炉非稳定运行工况的适应性。结果显示:烟气内的重金属离子对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As离子和Pb离子对体系微生物组成的毒性影响最大,Zn离子的影响最小;氧气含量对脱硝效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含氧量越低,脱硝效率降低幅度越大;强化剂组合结果表明,亚硝酸钠+Fe(II)EDTA的组合,强化效果最为明显;生物滴滤塔脱硝系统对锅炉非稳定运行工况适应能力较差,系统停运再启动,停运1周之内,系统经过10 d可以恢复至原来的性能,如果停运12 d以上,系统恢复则长达30 d。根据研究结果,为中试研究提出优化及研究方向建议。

    2017年07期 v.35;No.229 91-95+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乌鲁木齐城市群城市间大气污染相互影响分析

    赵学鹏;孜比布拉·司马义;冯刚;卢有斌;

    利用乌鲁木齐城市群2010—2015年空气质量日报,引入时间序列的VAR模型对城市间的大气污染相互影响关系及贡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城市群5市存在影响效应,乌鲁木齐受外源影响为主,昌吉、阜康受内源影响为主,五家渠、石河子受内外源共同影响;乌鲁木齐城市群城市间大气污染相互影响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前3期的影响最大,第10期以后响应值趋于0。

    2017年07期 v.35;No.229 96-10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烧结烟气中污染物防治技术应用现状

    张璞;王珲;李鹏飞;杨景玲;

    介绍了烧结机头烟气中烟粉尘、重金属、SO_2、NO_x,以及二恶英的排放现状。分别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等三方面分析了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现状。根据烧结烟气多污染物排放特点及其防控需要,针对不同工艺,提出了4种多污染物联合防治技术路线,并分析了其优缺点。同时,对烧结烟气污染物治理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提出应对烧结烟气中细颗粒物与重金属的排放情况和防治技术做进一步研究。

    2017年07期 v.35;No.229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湿法脱硫工艺中MnSO_4对CaSO_3氧化与溶解速率的控制研究

    周臣;张子昕;谭文轶;

    亚硫酸钙的氧化是湿式石灰石石膏脱硫工艺最关键的过程,其氧化程度最终影响到烟气中二氧化硫的脱除效率。在溶解特性实验中发现,pH的影响最为显著,且溶解温度越高,需要的溶解时间越长。在亚硫酸钙的氧化实验中,以硫酸锰作为催化剂,采用实验室鼓泡反应装置,研究温度、pH、硫酸锰浓度、亚硫酸钙浓度对亚硫酸钙氧化速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在无催化剂时,亚硫酸钙的氧化速率基本不变,而加入硫酸锰后,氧化速率随着亚硫酸钙的浓度增加而增大,且随着温度、pH、硫酸锰浓度的升高呈先增高后下降的趋势。

    2017年07期 v.35;No.229 106-10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北京市大气重污染过程中AQI的时空扩散特征及其预测模型

    石雪颖;熊黑钢;王亚龙;毛先如;朱跃晨;

    通过对北京市大气重度污染时段AQI与气象因子分析,探讨AQI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并建立了AQI的空间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风速>2.5 m/s,且持续时间长(超过5 h)时,AQI曲线特征呈现倒"V"型。若其在1.7 m/s<风速<2.5 m/s,且持续时间短(2~3 h),则AQI曲线特征为"M"型。2)在AQI的变化过程中,若没有连续5 h超过2.5 m/s的风速,2~3 d后AQI空间特征表现为南部>中部>北部,4 d后则中部>南部>北部。3)各方向上中部和北部的AQI预测模型中幂函数模型精度最高,且两者受西南方向的影响最大。

    2017年07期 v.35;No.229 110-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Ni/钙铝石催化剂对焦油模拟物甲苯的催化研究

    胡万勇;王训;杨娉;许婷婷;肖波;胡智泉;刘石明;

    以高温烧结法制备的钙铝石为载体,利用溶液浸渍法制备出Ni/钙铝石催化剂。以甲苯为生物质焦油模拟物,在N2气氛下研究Ni/钙铝石催化剂对甲苯催化裂解的性能。采用XRD、SEM、BET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然后在实验室自制固定床反应装置中考察了反应温度、镍负载量对催化产气成分、产氢量及甲苯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甲苯转化率升高,产气量增加;较高温度下,增加镍负载量有利于提高产氢量。

    2017年07期 v.35;No.229 116-120+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固废处理与处置

  • 废旧印刷线路板电解过程中铜的分布特性

    张莎;陈梦君;王继钦;楚莹莹;

    以废旧印刷线路板粉末为原材料,采用压片电解方法回收单质铜,研究了CuSO_4·5H2O浓度、H_2SO_4浓度、电流密度、电解时间和NaCl浓度对电解过程中Cu分布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旧印刷线路板中的Cu以Cu2+的形式进入溶液,最终以粉末形式沉积在阴极;过高的H_2SO_4浓度、电流密度和NaCl浓度会导致析氢反应等,从而降低Cu在阴极和溶液中的分布;当CuSO_4·5H_2O浓度、H_2SO_4浓度、电流密度、电解时间、NaCl浓度分别为50 g/L、6 mol/L、80 m A/cm~2、5 h、40 g/L时,Cu在阴极、溶液、阳极泥中的分布比率分别为63.16%、34.14%和2.70%。

    2017年07期 v.35;No.229 12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四级串联厌氧反应器对阿卡波糖废渣的减量处理

    刘鹏宇;何志勇;陈佳容;陈代杰;邵雷;谭俊;张建斌;

    发酵生产阿卡波糖的过程会产生大量发酵废渣,该废渣处理成本高昂且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寻找高效环保和低成本的废渣减量处理方法,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采用四级串联厌氧反应器对阿卡波糖废渣液进行减量处理,经过启动阶段和负荷提高阶段,共运行68 d。其中,负荷提高阶段增加水解酸化罐作为预处理工艺,两阶段有机负荷分别为1.16,3.32 kg/(m3·d)。结果表明:水解酸化罐作为预处理工艺可提高系统稳定性;系统运行后期可溶性COD去除率达83.3%,平均容积产气率为0.36 m3/(m3·d),废渣中固体物质的去除率达64%,在2—4号罐体底部观察到直径0.8~2 mm的颗粒污泥形成。

    2017年07期 v.35;No.229 12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含固率对超声联合热碱预处理及厌氧消化的影响

    占玲骅;刘雪羽;何国富;卢怡清;周思琦;

    含固率是影响污泥预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对含固率为1.5%、5%、10%的污泥进行超声联合热碱预处理及厌氧消化,以探究含固率对污泥破解效果及产气量的影响,发现VSS的减少率和氨氮的增长率随污泥含固率的提高而减小。厌氧消化27d后,经预处理作用后污泥的含固率为1.5%、5%、10%,VSS浓度较原泥依次减少了64.5%、54.6%、20.1%,氨氮浓度较原泥依次增加了97.3%、47.5%、25.6%,厌氧消化产气量较原泥分别增加了32.0%、40.1%、18.9%,且产气量均在第20天之前便达到了原泥30 d的总产气量。综合考虑污泥体积、总减量效果以及产气量,采用含固率5%的污泥进行预处理以及后续的厌氧消化过程更合适。

    2017年07期 v.35;No.229 13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村镇生活垃圾的养分与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其农用潜力分析

    王瑜堂;岳波;吴小卉;黄启飞;张军;李志龙;於俊颖;

    对全国12个省份72个典型村镇进行了生活垃圾采样调查,系统分析了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基本理化特性、养分含量与重金属特征及其农用潜力。研究表明:我国典型村镇生活垃圾含水率为(53.68±8.84)%,p H为7.11±0.56,有机质含量为(49.04±10.49)%,C/N约为43∶1,C/P约为144∶1。除C/N略高外,其余特性均适合进行堆肥化处置。我国典型村镇生活垃圾中重金属As、Hg、Pb、Cd、Cr,Cu和Zn含量分别为(7.645±8.729),(0.737±0.480),(21.798±17.606),(3.356±11.012),(108.632±84.011),(36.834±10.905),(80.093±42.237)mg/kg。与国内相关标准相比,只有Hg、Cd超标,最大超标率分别为29.17%、43.75%;与欧美相关标准相比,仅有Cd、Cr超标,最大超标率分别为25.69%、37.50%。

    2017年07期 v.35;No.229 136-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监测与评价

  •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肉鸡屠宰场碳足迹分析

    樊庆锌;丁达;葛立婷;邱微;

    当今世界畜牧业发展迅速,环境问题亦不可小视,由CO_2、CH_4和N_2O等温室气体导致的全球变暖是热门话题。基于PA-LCA方法追踪某肉鸡屠宰场的碳足迹,找出热点问题,再以敏感性分析探究全生命周期总碳足迹的最敏感输入变量,并提出碳减排建议,最后将运营期碳足迹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为屠宰行业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建设期,商品混凝土、预拌砂浆和钢材的生产过程碳足迹分别占建设期总量的30.94%、24.77%和20.04%;在运营期,电力生产过程的碳足迹占运营期总量的93.06%,从企业各部门角度分析,屠宰间和冷库的运营产生48.45%的碳足迹;在报废期,拆除建筑所耗能源的生产过程碳足迹占报废期总量的87.13%。通过敏感性分析,工厂运营1年的电耗对屠宰场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总量的影响不及建设期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对其的影响,但运营10年后,运营期电耗减小可显著降低屠宰场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我国屠宰场运营期碳足迹同其他国家相比较低,这与我国屠宰自动化程度低有关。所以如何平衡屠宰效率和环境影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7年07期 v.35;No.229 141-145+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艾比湖流域地表水水化学特征及空间变异特征分析

    郭苗;张飞;张海威;曹灿;阿依尼格尔·亚力坤;阿丽米热·塔力甫江;

    为了更好地了解艾比湖流域的水化学特征变化,采用2014年5月和10月2次的野外实地考察数据,利用多元统计和空间变异特征的方法分析艾比湖流域地表水化学特征。结果表明:1)流域水化学组成以Na+、Cl-离子为主,其次为Mg~(2+)、SO_4~(2-)。2)通过因子分析可得,第一主成分包括TDS、矿化度和Mg2+,第二主成分为p H。3)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以5为阈值的前提下将丰水期的水化学参数聚为两类,一类为HCO-3、K+、Ca~(2+)、Cl~-、Na~+、SO_4~(2-)、p H和Mg2+,另一类为TDS、电导率和矿化度;而枯水期可聚为3类,第一类为HCO-3、K+、Ca2+、Cl-、Na+、SO_4~(2-)和Mg2+,第二类为TDS、电导率和矿化度,第三类为p H。4)根据水化学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得出,从丰水期到枯水期各水化学参数空间变异较为明显,并且均呈下降趋势,其中K+的空间变异最为显著,p H的最不显著。

    2017年07期 v.35;No.229 146-151+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8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台州市大气PM_(2.5)中PAHs的污染特征与毒性评价

    陶志华;谢松青;何微娜;葛琳琳;李伟;王俏丽;王向前;

    使用中流量颗粒物采样器采集台州市2015—2016年大气PM_(2.5)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对样品中16种多环芳烃(PAHs)进行分析,研究PAHs的污染特征及可能来源。结果显示:PAHs总浓度为(20.69±4.84)ng/m3,浓度季节变化大小顺序依次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空间变化为商住区>工业区>背景点。PM_(2.5)中PAHs以高环为主(≥4环),占86%。不同季节商住区和工业区PAHs(4环)含量均略高于背景点,PAHs(5~6环)的含量商住区略高于工业区和背景点。PAHs环数分布和比值法结果表明台州市大气PM_(2.5)中PAHs的主要来源是机动车尾气和燃煤。成年人和儿童的终生超额致癌风险(ILCR)分别为8.02×10-7和5.61×10-7,表明台州市PM_(2.5)中PAHs对人体健康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2017年07期 v.35;No.229 152-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

  • 功能化多孔材料对CO_2的吸附分离研究进展

    郭政;陈长伟;Shah Syed Saquib Ali;王森;何炽;

    功能化多孔材料拥有优越的CO_2吸附和存储性能,在燃煤电厂、玻璃炉窑、水泥厂、钢铁厂等高耗能工矿企业采用CO_2吸附技术,对CO_2减排、减缓温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新型CO_2吸附材料呈现出廉价、易获取、高吸附率等趋势,当前研究重点集中在介孔硅、金属有机框架、沸石、活性炭、聚合物等的表面功能化。总结了上述典型吸附剂功能化的最新成果,重点介绍多孔吸附材料的功能化方法、吸附机理与吸附动力学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多孔材料对CO_2的吸附分离的研究空间和发展趋势。

    2017年07期 v.35;No.229 157-161+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6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用于乙醇水蒸气重整的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失活的研究进展

    张筱鹏;吴文卫;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乙醇水蒸气重整的研究,而造成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有很多。重点论述了催化剂活性金属烧结和催化剂表面积碳的问题,并对目前所采用的解决办法进行阐述。同时对今后制备抗积碳性能强的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2017年07期 v.35;No.229 162-165+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含硫化合物对Methylosinus trichosporium OB3b生长和合成聚-β-羟基丁酸酯的影响

    张婷婷;周集体;王晓伟;

    为了将人类活动排放的含有甲烷的废气用于聚-β-羟基丁酸酯(PHB)合成过程,以M.trichosporium OB3b为菌种,考察硫化氢(H2S)和甲硫醚(DMS)对甲烷氧化菌生长和PHB合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2S浓度高达2 500μmol/mol时对甲烷氧化菌生长及甲烷单加氧酶(MMO)活性基本无影响,含H2S时的PHB含量和产率比无H2S时高,甲烷氧化菌经H2S培养后PHB合成能力增强。然而,DMS浓度为200μmol/mol时即可明显抑制甲烷氧化菌的生长及MMO活性。在DMS存在条件下,PHB含量和PHB产率都明显降低,经DMS培养后甲烷氧化菌的PHB含量进一步降低。

    2017年07期 v.35;No.229 166-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多相流中细长颗粒数值模拟研究综述

    单舒雅;潘亚娣;孙军;田玉兰;钱瑾;

    纤维干燥尾气中的飞灰含有大量的木质纤维、砂光粉和其他粉尘。从形状来看,木质纤维属细长颗粒,和研究较为成熟的球形颗粒在许多方面存在较多差异。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已对细长颗粒在多相流中的悬浮、沉降及流化方面开展了大量数值模拟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此基础上,继续完善木质纤维的运动特征、推导出其在换热器表面的碰撞沉积模型是下一步的主要工作。

    2017年07期 v.35;No.229 172-174+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污水厂污泥典型处理处置工艺碳排放核算研究

    林文聪;赵刚;刘伟;曹海花;黄翔峰;徐竟成;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是污水厂运行过程中碳排放的主要产生源之一。基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方法学原则,构建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及碳汇的核算方法,并以某污水厂污泥的处理处置过程为例,计算其典型工艺下运行的碳排放量,分析其碳排放特征并提出减排建议。结果表明:深度脱水和填埋是污泥处理处置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污泥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用于消化温度维持和干化工艺,具有显著的减排效应;污泥土地利用具有低碳排放效应特征,是污泥处理处置低碳发展的优选模式。

    2017年07期 v.35;No.229 175-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18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支撑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徐秉声;林翎;黄进;

    采用系统论及系统工程方法论,结合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标准制定情况,构建了科学合理的支撑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标准体系。标准体系包含4个子体系及22个专业领域,体系的建立可为形成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相关的共性技术、管理与服务标准提供理论参考。通过标准梳理工作,确定未来迫切需要制定一整套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绩效评价的相关标准。该研究成果能够强化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效果,完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体制,对规范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技术与服务市场化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7年07期 v.35;No.229 180-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土壤修复

  • 电动及其联用技术修复复合污染土壤的研究现状

    侯隽;樊丽;周明远;朱学峰;关杰;高桂兰;

    电动修复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处理土壤污染的绿色技术,现已成为当前土壤修复研究领域的热点。综述了电动修复去除污染物的反应机理和优缺点,影响电动修复效率因素如土壤性质、电压梯度、电极材料、两极p H等,并总结了近年来治理重金属、有机物多类型复合污染土壤的电动修复及电动-淋洗、电动-生物、电动-超声、电动-PRB联合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此类技术的发展前景以及方向。

    2017年07期 v.35;No.229 185-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8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太湖西部入湖河口区表层沉积物磷素分布特征

    孙文佳;王国祥;李晓君;冀峰;

    采用SMT法对太湖西部主要入湖河流河口区大港河、乌溪港、庙渎港、大浦港、陈东港、社渎港、沙塘港以及太滆运河表层沉积物磷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河流河口区总磷分布由南向北含量逐渐升高,为300.84~824.89 mg/kg。其中,最高值出现在陈东港,比平均值高约35%;无机磷为表层沉积物磷的主要存在形态,其中西北部河口区铁铝磷含量较高,占TP含量为61%~80%;西部河口区钙磷含量较高,可能与其入湖河流沿岸土地利用类型有关;有机磷在西北部河口区所占比小于20%,可能由于西北部蓝藻爆发,有机磷被大量利用导致。

    2017年07期 v.35;No.229 190-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