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诗吉;郑祥民;周立旻;卢超;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道,导致城市水环境恶化程度不断加剧。引清调水技术作为城市黑臭河网治理中见效快、效果明显的一种方法,在国内外水环境治理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总结国内外城市黑臭河网外源调水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从技术特点、技术流程、关键技术、技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技术的应用前景等方面介绍了黑臭河网外源调水的基本情况及研究进展,力求寻找适用于我国城市黑臭河网外源调水的最优调度模式和共性技术,为我国城市黑臭河网水环境治理提供参考经验和理论支持。
2014年02期 v.32;No.188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5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朱雷;肖扬帆;汪恂;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ZnO的TiO2复合半导体材料,对其降解制药废水的催化活性进行测定,并用XRD、拉曼光谱分析和TEM对其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ZnO能显著提升TiO2的催化效率,当ZnO掺杂量8%时光催化活性最大,其COD、色度去除率可分别达72.5%、33.8%。适当掺杂Ce4+或La3+可提高ZnO-TiO2的催化活性,但掺杂过量活性会显著降低。La3+的促进作用强于Ce4+,掺杂La3+0.4%时,COD、色度去除率比未掺杂提高17.2%和31.2%,可见稀土掺杂的ZnO-TiO2复合半导体材料具有应用于生产的可行性。
2014年02期 v.32;No.188 6-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李彦博;汪翠萍;徐武军;郑明月;王凯军;
采用O3、UV和UV/O3三种工艺,降解常见PPCPs物质——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的合成废水,比较了不同工艺降解水杨酸的处理效果,并考察了O3浓度、溶液初始pH值等因素对UV/O3工艺降解水杨酸降解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O3、UV和UV/O3工艺中,水杨酸降解效率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UV/O3>O3>UV,其中UV/O3工艺的降解效率最高;当O3投加量为7 mg/L,水杨酸初始浓度为40 mg/L,溶液初始pH值为4.0,反应15 min时效果最佳,水杨酸可降解97%。此外,在工艺研究的基础上,对于UV/O3工艺降解水杨酸的机理进行初步探索,验证了水杨酸主要羟基化产物为2,5-DHBA和2,3-DHBA,且其浓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同时UV/O3体系中捕捉到的·OH的浓度也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2014年02期 v.32;No.188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陈树山;顾清;杨孟嘉;肖三平;
优化内陆核电厂低放废水排放方式,把对环境的影响减小到尽可能低的合理程度,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选取某拟建内陆核电站为例,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内陆核电厂放射性液态流出物在水库中的弥散状况;通过实验手段,研究放射性核素在水库中吸附沉积特性,获得典型核素的吸附分配系数,计算出核素在水库底泥和岸边的沉积量;最后计算水生生物及典型渔民所受辐照剂量值,通过与法规标准的对比,评估了核电厂正常运行低放废液排放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2014年02期 v.32;No.188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冯俊生;刘艳平;
介绍了外置式超滤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采油废水的工艺特点、调试过程及处理效果,该工艺将活性污泥池和膜组件高度集成于一集装箱(11.8 m×2.33 m×2.72 m)内,通过生化反应及膜过滤处理采油废水。设计COD负荷1.35 kg/(d·m3),产水量2.56 m3/h,接种高效除油菌群并稳定运行后该设备COD负荷为1.83~2.68 kg/(d·m3),产水量达3.8 m3/h,日净化水量高达60~91 m3,COD平均去除率为94%,油含量平均去除率为95%,细菌及悬浮物去除率达99.9%,出水指标达SY/T 5329—94《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中A1级标准。
2014年02期 v.32;No.188 21-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柳明慧;宋玉丽;吕涛;吴树彪;鞠鑫鑫;常永江;陈理;董仁杰;
构建室内潮汐流-水平潜流和水平潜流-潮汐流2种不同组合人工湿地系统,探讨不同组合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当进水总有机碳平均质量浓度为75.9 mg/L,氨氮平均质量浓度为99.4 mg/L时,潮汐流-水平潜流和水平潜流-潮汐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总有机碳的去除率分别为90.2%和91.3%,氨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9.5%和39.2%,总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0.3%和30.5%。水平潜流-潮汐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氮素表现出较好的去除能力。2)在进水氨氮浓度不变,降低潮汐流-水平潜流组合人工湿地进水的总有机碳浓度至23.1 mg/L,同时,升高水平潜流-潮汐流进水的总有机碳浓度至105.0 mg/L时,2组湿地系统对氮素的平均去除率均得到大幅度提高,氨氮去除率分别为78.9%和80.6%,总氮平均去除率也分别升高到45.4%和51.8%。
2014年02期 v.32;No.188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下载次数:6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张奎兴;罗建中;
以珠江水系某一支涌为研究对象,采用AH型超微米气泡发生水处理装置,研究试验其治理污水能力。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显著降低BOD和总磷及氨氮含量,处理后,溶解氧大幅度提高,水质明显改善。对超劣质水(ρ(COD)>500 mg/L),COD和BOD去除率达70%以上,同时氨氮和总磷也得到大幅度去除,对色度也有较好去除,大大缓解了该支涌的水质污染压力。通过运行成本的分析,其每吨水成本为0.277元,处理费用较低。该技术为河涌水质改善和治理提供新的参考。
2014年02期 v.32;No.188 30-3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4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陈威;施武斌;刘磊;
西南某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COD和NH3-N浓度高,可生化性较好,且出水需直排入海。针对该类废水水质特点,采用UBF-SMSBR-双膜组合工艺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运行稳定,处理效果良好,COD和NH3-N去除率较高,出水水质达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A标准。
2014年02期 v.32;No.188 33-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姜立春;阮期平;王晓丽;
以PVA(聚乙烯醇)作为载体将降酚菌株Corynebacterium sp.JY03进行固定化包埋处理,正交试验确定该菌株固定化细胞制备的条件,然后对固定化细胞的降酚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确定最佳固定条件为:PVA质量分数为6%,菌液量/PVA水溶液体积比为6/30,氯化钙含量为2.0%,钙化交联时间为8 h;固定化细胞降解苯酚的最适温度为30~35℃,最适pH值为6.5~7.5,在初始苯酚浓度为700 mg/L,装液量50 mL,培养42 h后,苯酚降解率达99.1%。固定化细胞重复利用6次苯酚降解率仍高于85.2%,其性能优于游离细胞,这将为该菌株进一步应用于含酚废水的生物处理提供实践条件。
2014年02期 v.32;No.188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郭少妮;金若菲;张爱丽;周集体;
采用燃料灰吸附和Fenton氧化再生处理组合工艺对典型氮杂环化合物(吲哚、吡啶和喹啉)废水的处理性能进行了研究。从其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等指标对两种燃料灰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其中,粉煤灰(FYA)和燃油灰(FLA)对3种化合物的吸附均可较好地拟合于一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其线性相关度均在0.99以上。FLA吸附速率优于FYA,吸附效果也优于FLA。以燃料灰吸附吲哚废水为例,在5 min时,FYA和FLA的吸附量已经分别达到0.3869,1.12325 mg/g。在最优再生条件下进行连续循环吸附-再生过程,从整体上看,再生率随再生次数增加而下降。
2014年02期 v.32;No.188 41-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肖瑜;刘以清;彭雪妍;龚秋实;卢炳丽;
研究了Fenton试剂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反应条件,在此条件下进行活性炭、沸石组合吸附法试验,并对处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pH值为4,n(H2O2)/n(Fe2+)=10,反应时间60 min,沉淀时间90min时,Fenton试剂对渗滤液的氧化效果最好;三种组合吸附方式对渗滤液中COD的吸附效果依次为活性炭-沸石>沸石-活性炭>活性炭+沸石;对垃圾渗滤液氨氮的去除能力为:活性炭+沸石>活性炭-沸石>沸石-活性炭。经过Fenton试剂氧化-活性炭+沸石吸附处理后,COD、氨氮、色度和pH值分别为82.05 mg/L、22.65 mg/L、5倍和6.25。分析有机物的去除机理分析得出,经过Fenton试剂氧化-活性炭+沸石吸附处理,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能够得到充分降解,其种类与各物质的含量都有所降低,特别是氨氮的含量和色度明显降低。经氧化吸附处理后,垃圾渗滤液各项指标均符合排放标准。
2014年02期 v.32;No.188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9K] [下载次数:5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吴蕾;李金城;李文文;施钦;陈小玲;沈雨樨;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MIC+MBR"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过程中不同阶段有机质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渗滤液中的含氧官能团主要是羟基、酚羟基、醇羟基、甲氧基和羰基等,其含有的有毒致癌物种部分属于难降解物质。微生物在处理工程中首先将简单的低分子量的有机物降解,同时通过使有机质从高分子量的烷烃降解为低分子脂肪烃进而将其完全降解。
2014年02期 v.32;No.188 51-5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晋雅;张顺;戴荣海;汤曼琳;田晴;
分析废水中Ca2+对鸟粪石结晶法回收产物沉淀的影响。观察不同Ca、Mg物质的量配比n(Ca)∶n(Mg),不同起始磷浓度条件下磷回收产物在Inhoff管中的沉淀过程,测定总磷及溶解性磷的去除效率;同时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产物微观尺寸及形态、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元素分析法分析沉淀物组成,联系沉淀过程分析Ca2+对磷回收产物固液分离的过程及其效率的影响。随着Ca2+的增加,上清液中溶解性磷(DP)与总磷(TP)去除率之差由1%逐渐增大到10%以上;沉淀产物颗粒尺寸由25μm左右减小至5μm甚至更小,最终失去晶体形态;沉淀产物中鸟粪石含量逐渐降低、钙磷沉淀比例逐渐增多。随着Ca2+的增加,沉淀过程有明显的变化,上清液中颗粒磷逐渐增多,且产物中鸟粪石含量逐渐减小,总磷回收率下降;而在n(Ca)∶n(Mg)<0.3时,中、低浓度的含磷废水的回收产物仍然以鸟粪石为主。
2014年02期 v.32;No.188 54-58+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3K]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王昶;杨晓娇;酒井裕司;林鹏;贾青竹;
在单独净化槽的基础上针对农村现有的自来水化工程相配的家用化粪池,研发多户化粪池联用的高效新型净化槽,将单独净化槽的二级厌氧、一级好氧改为一级厌氧、二级好氧过程,提高好氧生物处理能力,减少设备的投资和运行成本,便于推广应用。调查了多户生活污水量对新型净化槽出水水质的影响及其抗冲击性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采用两级好氧和生物滤床的技术特点,新型净化槽的处理能力明显增强,当进水量为50 L/d(相当于实际净化槽6家农户污水排放量)时,净化槽出水COD、BOD5、NH3-N、浊度可分别达到22.67 mg/L、7.8 mg/L、8.3 mg/L、1.79 NTU,各项出水指标都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即使在进水量为70 L/d时,出水水质的BOD5仍低于20 mg/L,证明新型净化槽对进水量具有很高的抗冲击性能力。
2014年02期 v.32;No.188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邹继颖;刘辉;
利用锯末和花生壳制备出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好吸附性能的生物吸附剂。研究了此种生物吸附剂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并深入分析了吸附时间、pH、Cr(Ⅵ)初始浓度、吸附剂粒径、搅拌速度、共存阴离子对吸附的影响,并通过再生试验检验了吸附剂性质的稳定性和重复利用性。最佳吸附条件组合为:生物吸附剂Ⅰ初始浓度7 mg/L,吸附时间120 min,pH=2.0,温度30.2℃,投加量0.8 g,此时去除率达到85.01%;生物吸附剂Ⅱ初始浓度100 mg/L,吸附时间360 min,pH=2.0,温度30.1℃,投加量1.0 g,此时去除率达到87.96%。
2014年02期 v.32;No.188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陈艳艳;王军胜;盛飞;徐奎江;
结合国电赤峰化工有限公司煤制尿素项目废水排放特性及现有废水处理工艺系统的实际情况开展试验研究,利用自主设计的一套规模为50 L/h的中试试验装置,采用HSBEMBM高效微生物投菌技术+A/A/O生化处理为主、辅以隔油气浮等预处理、混凝沉淀等深度处理的废水治理工艺,对煤化工废水进行了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可靠稳定,出水ρ(COD)≤80 mg/L,去除率达98.4%;ρ(氨氮)≤1 mg/L或未检出,去除率达99%;ρ(挥发酚)≤0.2mg/L,去除率达99%;色度≤15倍,去除率达95%,出水水质完全符合排放标准。同时,根据试验提出煤化工类废水处理的设计污泥负荷率,为国电赤峰煤化工公司现运行的废水处理系统提供技术参数支持,并为该工艺在煤化工废水处理的工程化应用提供参考。
2014年02期 v.32;No.188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下载次数:5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王贞涛;董庆铭;王军锋;顾利平;
荷电喷雾技术是指液体在机械力或者气动力的作用下形成雾滴,并经过电晕、感应或者接触荷电后带上电荷,从而形成荷电喷雾或荷电气雾两相流的过程。荷电喷雾具有雾滴粒径尺度均匀、空间弥散程度高以及在目标物上较好的沉积特性(特别是目标物背面),而广泛应用于农牧业病虫害防治、喷雾喷涂以及废气颗粒物脱除等领域。从粉尘脱除机理、电场或者电荷对脱除吸收的增益机理、空气净化与温湿度调节机理等方面入手阐述了荷电喷雾技术以及在粉尘捕集、废气脱除以及空气净化与温湿度调节等方面应用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认为荷电喷雾水雾除尘技术发展较早、技术成熟可靠,并已经投入实际应用;同时认为对荷电喷雾烟气脱硫和空气净化与温湿度调节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达到提高烟气处理效率、降低液体消耗的目的,为开发和推广新型烟气脱硫技术以及开发室外温湿度调节装置开辟新途径,并提出大力开展荷电雾滴输运特性与蒸发特性、颗粒物聚并以及表面运动特性的研究是提高荷电喷雾技术水平和装置开发能力的重要前提。
2014年02期 v.32;No.188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5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王振华;薛婷婷;梁珍;沈恒根;
针对袋式除尘器滤料用聚苯硫醚纤维的技术特性,对目前国内滤料市场常用的聚苯硫醚纤维由生产单位随机抽取了五种不同厂家的纤维进行了力学性能、卷曲性能及热收缩性测试,采用热重分析和差热分析法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断裂强度差异较小,测值上下浮动在10%以内;断裂伸长率的测值区间浮动为23%。纤维卷曲数在10.3~14.2个/25 mm,卷曲率的测值范围为5.5%~10.7%,纤维间差异不大。180℃的高温下处理30 min后,两种纤维的热收缩率小于1.0%,其他三种纤维在3%左右;热稳定性的分析表明PPS纤维材质本身在200℃前没有明显的质量损失,五种纤维的质量分数均保持在99.8%以上。
2014年02期 v.32;No.188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刘文龙;丁毅;周睿;沈恒根;
针对炼钢工艺鱼雷式混铁车向钢包倒铁水工艺产生大量高温含尘烟气污染环境的问题,研究采用吹吸式排风罩技术对其进行控制。结合现场应用条件,建立了用于钢包烟气捕集的吹吸式排风罩的物理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流场的数值模拟计算模型。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稳态条件下的吹风口宽度、吹风长度、吹风速度、吸风速度、吸风罩位置高度、吸风罩宽度、吸风罩高度等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对试验结果分析得出了影响吹吸式排风罩性能诸因素的作用重要程度排序;其中,吹风口宽度、吹风速度是影响捕集率的最主要因素,吹风宽度与吹风速度的交互作用对捕集效率也有显著影响;给出了通过正交试验结果确定的优方案和考虑节能及适合实际工艺条件的优方案。
2014年02期 v.32;No.188 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7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于恒;王海风;张春霞;
铁矿烧结是我国钢铁工业主要工序之一,同时也是大气污染排放非常严重的工序,不仅污染物产生总量大,而且污染物种类多,仅通过末端治理的方法很难经济、高效的达到污染物减排。分析了铁矿烧结生产过程中烟尘、SO2、NOx、二恶英等污染物的产生原理和排放特征,为"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污染物协同控制新思路提供理论基础。
2014年02期 v.32;No.188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赵良庆;潘利祥;史利芳;吴轩;宋宝华;王中原;
列举了三种镁法烟气脱硫副产物的综合利用途径,分析了加酸反应法综合利用镁法脱硫副产物的原理,介绍了中试试验现场设备情况及研究方法,通过对该技术的工艺路线和工艺参数优化,及经济性分析,提出了产业化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014年02期 v.32;No.188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下载次数:7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魏淑娟;王爽;周然;
介绍了烧结烟气中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的排放现状、污染物控制的国家政策及行业背景,阐述了目前烧结行业脱硫技术的特点、应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目前烧结烟气脱硝的主要研究方向及烧结烟气脱硝的技术难点,提出了对我国烧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发展的建议。
2014年02期 v.32;No.188 95-97+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17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2 ] |[阅读次数:0 ] - 张克磊;朱建雯;魏疆;
对乌鲁木齐市不同功能区大气降尘中的重金属采用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夏季大气降尘中重金属的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Cr>Mn>Zn>As>Pb>Ni>Cd。重金属在不同功能区的总体分布特征表现为商业区>工业区>居民区>文化区>郊区。利用地积类指数法,分析结果表明大气降尘中As、Cr为重污染,Zn、Ni、Cd、Pb为中等污染。
2014年02期 v.32;No.188 98-10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9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薛婷婷;王振华;梁珍;沈恒根;
针对"燃煤+煤气"锅炉烟气温度接近200℃的问题,设计一种采用PTFE基布、面层纤维为PTFE+PSA+PI纤维层的新型复合过滤材料,并对该新型复合过滤材料进行耐温性、耐化学腐蚀性及过滤效率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耐温方面,试样在250℃以下的经纬向热收缩率分别小于1.5%和1%,尺寸稳定性好;经纬向的强力保持率都≥100%。耐化学腐蚀方面,经过24 h不同浓度和温度的酸处理后,其经纬向强力仍然保持在90%以上;经过24 h不同浓度和温度的碱处理后,其经纬向强力都保持在85%以上,温度变化对于试样的断裂强力影响比溶液浓度变化对于试样的断裂强力影响大。过滤效率方面,对粒径大于5μm的颗粒物的分级过滤效率大于98%,对粒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的过滤效率为60%~85%。
2014年02期 v.32;No.188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国志;
阐述了活性炭烧结机烟气有害成分协同处理工艺的基本构成和主要反应机理,该工艺包括多种污染物同步脱除、活性炭再生、硫酸生产等。活性炭工艺能够实现脱硫、脱硝、除尘、脱重金属、脱二恶英协同处理,利用活性炭技术处理烧结烟气不仅能达到国家新排放标准和特别排放标准,而且能满足国家环保进一步严格的要求。
2014年02期 v.32;No.188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魏飞燕;王明贤;刘阳生;罗刚;
为有效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解决日前环境应急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项目的预先辨识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监测项目的预先辨识,可以提前预知风险企业污染物的种类,化学品的性质,风险源的种类、排放途径等,有针对性进行应急监测技术和资源储备,优化资源配置等,进而有效预防环境污染事故。
2014年02期 v.32;No.188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祝慧娜;李莹;梁婕;刘永德;尹娟;
将沉积物中重金属浓度以区间形式表示,建立了基于区间数的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分析模型。考虑到区间数的可比性较小,引入了区间数排序法,利用区间排序法对评价得到的风险结果进行比较,建立了基于区间排序法的湖泊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分析模型,并与区间隶属度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将该模型应用于洞庭湖沉积物中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分析中。评价结果显示:4个采样点的生态风险顺序分别是樟树港>东洞庭湖>城陵矶>鹿角。基于区间数排序法的评价能够更加直观地表示出各采样点风险的排序,避免了隶属度方法中主观因素的影响,能够为风险管理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
2014年02期 v.32;No.188 114-117+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3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臧蕾;李祚泳;汪嘉杨;
为了建立地表水、地下水和富营养化3类水体共同适用的概率神经网络的水质评价模型,适当设定3类水体各项指标参照值及指标值的规范变换式,使3类水体不同指标的同级标准规范值差异尽可能小,从而各指标都可用同一个"等效"规范指标替代,因此,概率神经网络隐层各类模式的基函数中心矢量的各指标分量值可视作是相同的,即都等于同级标准所有72项指标规范值的均值。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指标规范值表示的水质评价模型用于3类水体评价实例检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普适性、简洁性和实用性。
2014年02期 v.32;No.188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杨晓芳;杨涛;王莹;李烨;
四环素类抗生素以其价格低廉、广谱抗菌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由于难以在环境中降解,其引起的污染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介绍了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来源、污染现状及危害,重点阐述其在环境中残留、迁移转化等环境行为以及预处理和分析检测技术,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2014年02期 v.32;No.188 123-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下载次数:36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9 ] |[阅读次数:0 ] - 蔡铭;罗鹏;王海波;马侠霖;
对广州市59条不同类型道路和16栋不同功能区噪声敏感建筑物设置监测点进行噪声监测,综合评估广州市道路交通噪声的污染情况。经过分析可知,白天道路噪声均值为72.0 dB,晚上均值为71.0 dB,其中快速路和主干路噪声值较高,次干路和支路较低。对于16栋噪声敏感建筑物,其昼夜环境噪声均值分别为68.4 dB和67.4 dB,夜间最大突发噪声均值也高达82.3 dB。
2014年02期 v.32;No.188 128-13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下载次数: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赵江平;陈盼;
采用环境测试舱模拟室内环境,考察在不同空气交换率情况下细木工板中甲醛气体释放规律,并建立指数平滑灰色预测模型ES-GM(1,1)对细木工板中甲醛气体释放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细木工板中甲醛气体释放可以分为初始快速释放阶段、稳定释放阶段和长期缓速释放阶段;ES-GM(1,1)对空气交换率为1次/h±3%的甲醛气体浓度预测,平均绝对误差为0.0033,平均相对误差为2.433%;ES-GM(1,1)对空气交换率为2次/h±3%的甲醛气体浓度预测,平均绝对误差为0.0020,平均相对误差为2.458%,适合对室内甲醛气体释放进行长期全过程预测。
2014年02期 v.32;No.188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下载次数: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张海娟;赵智杰;李广茹;段勇;陈袁袁;
工业园区排放的大气污染源种类多而复杂、影响范围广,已成为许多地区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工业园区规划在进行选址时,除了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还应高度重视选址的环境合理性,尤其是大气环境影响。参考国内外关于工业园区选址的分析方法,结合大气环境影响的各种制约因素,提出了工业园区选址的大气环境合理性分析的要点及工作技术路线,为今后工业园区规划选址提供技术参考。以海峡西岸经济区某规划石化园区为例,从环境功能区划符合性、污染气象分析、数值模拟、大气环境容量、突发性大气环境污染事故影响分析等角度给出具体说明与实施方法。
2014年02期 v.32;No.188 135-13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9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