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晓松;刘燕;张强;代瑞华;刘翔;
作为消毒副产物的一类重要前体物,天然水体中的氨基酸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近几年来国内外氯化消毒氨基酸过程中消毒副产物生成情况以及生成机理的相关研究。比较了氨基酸种类、消毒剂用量、pH值、溴离子浓度等对氯化消毒氨基酸过程中消毒副产物的生成的影响,阐述了不同氨基酸在氯化过程中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机理,并展望了饮用水消毒领域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2013年S1期 v.31 1-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4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丹丹;刘亚男;薛罡;王君翔;史锦;
常规处理工艺并不能有效去除水中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研究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表面活性剂对阿特拉津进行增溶,并采用聚砜超滤膜和SDS胶束强化超滤处理阿特拉津。考察了SDS浓度、操作压力、无机盐、β-环糊精和烷基多苷(APG)等因素对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胶束强化超滤对阿特拉津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无机盐、β-环糊精、APG和SDS的复配可以提高阿特拉津的去除率。
2013年S1期 v.31 5-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婷;梁延周;杜兵;
研究FeSO4对厌氧氨氧化微生物活性的影响,考察不同总氮负荷下加入FeSO4的反应器与对照反应器出水NH+4-N、NO-2-N、NO-3-N出水浓度及反应器ΔTN,结果表明,当FeSO4浓度为0.1 mmol/L时,反应器NO-2-N出水浓度明显低于对照,反应器基质去除能力强于对照,而反应器NO-3-N出水浓度则高于对照,反应器厌氧氨氧化微生物活性及生物量高于对照。FeSO4可促进厌氧氨氧化微生物富集生长及活性提高,增强反应器基质去除能力及抗负荷冲击能力。
2013年S1期 v.31 8-11+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3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余建朋;温馨;肖诚斌;任艳双;周彤;
介绍了采用一体化处理装置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情况,详细介绍了该工艺的处理流程和处理效果,通过一体化装置组合人工湿地工艺可实现COD、NH3-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64.73%、98.30%、72.87%,出水稳定达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
2013年S1期 v.31 12-1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4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贺裕鹏;王学文;李世军;
利用微絮凝超滤组合技术处理某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结果表明:各主要污染物指标优于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并能满足反渗透进水水质要求;采用微絮凝代替传统的絮凝方法节省了絮凝剂;同时结合不断向膜组件曝气以及膜清洗等措施控制膜污染,效果显著。
2013年S1期 v.31 14-15+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晓伟;高海鹰;
从凹凸棒土(以下简称凹土)的有机改性入手,研究凹土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OTAC)改性及吸附模拟硝基苯(nitrobenzene,NB)污染地下水的影响因素及性能。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改性法制得的CTAB、OTAC改性凹土对地下水中NB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每100g凹土改性剂最佳用量为30 mmol。在NB浓度为20mg/L、投加量为4%、吸附时间30 min的条件下,NB吸附去除率分别达45.68%、55.40%;改性凹土的静态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
2013年S1期 v.31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吴菊珍;成和平;
针对长流河水污染现状,提出了长流河综合治理规划。如加强生态循环经济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进清洁生产,减少工业废水的排放;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减少生活污染和面源污染等。通过对长流河河道综合整治和水生态修复工程等系列整治方案,使长流河水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
2013年S1期 v.31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有康;李欢;李忱忱;
采用国际腐殖酸协会推荐方法和碱提取法提取污泥中的腐殖酸,得到污泥腐殖酸的含量,测定了腐殖酸的元素含量,用超滤法分析了污泥腐殖酸的级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用国际腐殖酸协会推荐方法提取的腐殖酸占污泥总固体的14.6%,占污泥有机质的27.0%,其中胡敏酸占90.6%,采用碱提取法提取的腐殖酸占污泥总固体的5.5%,占污泥有机质的10.2%,其中胡敏酸占71.7%。污泥富里酸的碳元素含量为46.8%,胡敏酸的碳元素含量为57.2%。污泥富里酸中分子量在10~100 kDa的部分TOC含量比例超过80%,胡敏酸中分子量大于100 kDa的部分TOC含量比例超过80%。
2013年S1期 v.31 22-2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0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黄仕源;周珉;王晓青;许妍;瞿贤;
实验采用过氧化氢氧化法处理低浓度含氰废水,考察了过氧化氢浓度、反应时间以及反应pH值对于总氰化物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研究参数均存在最佳值。在本实验研究范围内,总氰化物初始浓度为3.7 mg/L,过氧化氢浓度为0.96g/L,反应pH值为9,反应时间为2.5 h的条件下,总氰化物去除率达91.2%。实验室小试对比实验表明,过氧化氢和次氯酸钠均能有效处理低浓度含氰废水,但过氧化氢氧化法的药剂成本费比次氯酸钠氧化法的药剂成本费低。
2013年S1期 v.31 25-2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5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宋娜;章丽萍;张健;王涛;赵长伟;
主要研究了不同浊度对混凝过程中的腐殖酸及高岭土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岭土投加浓度提高,混凝出水中腐殖酸去除率逐渐增大,而高岭土去除率降低;利用激光粒度仪对不同浊度条件下形成的絮体尺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原水中高岭土投加浓度的增加,混凝出水形成的絮体尺寸逐渐增大,相应纳滤过程的出水通量得到明显改善;污染膜片的SEM显示,提高高岭土浓度在膜表面可形成更为疏松的滤饼层,并有效改善混凝出水的纳滤膜出水通量变化。
2013年S1期 v.31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郑安军;施昌平;肖磊;康志磊;
介绍水解酸化+活性污泥法处理再生纸废水系统的设计及运行;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该类废水完全可行,运行效果稳定,出水完全达广东省地方标准DB 44/26—2001《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2013年S1期 v.31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于美萍;尹旭峰;
电镀表面处理工艺较为复杂,生产用水量和排水量较大,属于污染型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中主要含CN-、有机污染物、Ni2+、Cu2+、酸、碱等污染成份。其中重金属Ni2+等属于第一类污染物,需经预处理。要求第一类污染物在电镀车间排口达标后再与其他有机综合废水混合,处理达标。根据国家和地方节能减排要求,废水处理达标后要求60%回用于生产。
2013年S1期 v.31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琳;吴召富;杨杰军;
为了解南四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产生排放情况,选取济宁市微山县典型农村西万四村。从污水季节变化、农户生活习惯、排放及处理方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农户每天用水量为20.27~42.9 L/(d·人);平均为31.55L/(d·人)。生活污水的人均日产量为14.86~35.2 L/(d·人),平均为25.67 L/(d·人);平均产污比为0.79。污水中COD、NH+4-N、TP和SS的浓度范围分别为:53.7~176.86,7.32~35.17,1.62~8.28,84~237 mg/L。
2013年S1期 v.31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瞿贤;周珉;刘琴;
实验利用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以甘油为原料制备环氧氯丙烷产生的废水,考察了不同进水COD、水力停留时间以及盐度对处理能力的影响,并进行盐度冲击实验。生物处理后出水进行了深度处理的研究。结果表明:进水COD对处理能力影响较小;适当延长水力停留时间能优化出水水质;废水盐度高于22g/L时会对微生物产生抑制作用;深度处理能进一步降低出水COD;微生物通过一定时间的驯化期能适应并处理高盐度废水。
2013年S1期 v.31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鹏程;黄满红;陈东辉;陈亮;
研究了A2O工艺不同污泥龄(Sludge retention time,SRT)条件下中佳乐麝香(Galaxolide,HHCB)与吐纳麝香(Tonalide,AHTN)的去除和迁移的变化情况。采用固相萃取与气相质谱联用的方法对各池中水相与泥相中HHCB和AHTN的浓度进行分析。结果发现:A2O工艺对HHCB的去除效果好于AHTN。高SRT条件(15,20 d)下HHCB、AHTN的总去除率明显小于低SRT条件(5,10 d)下的总去除率。
2013年S1期 v.31 44-47+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宁桂兴;辛红香;姜安平;李天增;
通过比较MBR系统在填埋场早期、晚期、低碳氮比、高碳氮比,堆肥场高碳氮比渗滤液处理实例效果,结果如下:超滤膜高效的截流作用,使系统内形成高浓度污泥,低负荷处理过程,早期填埋场和堆肥场渗滤液出水ρ(COD)<800 mg/L,晚期填埋场出水ρ(COD)<1000 mg/L;无论是填埋场早期,高碳氮比还是低碳氮比,堆肥场的渗滤液,都能够有效的降低氨氮值,使出水标准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限制。
2013年S1期 v.31 48-50+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6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牛晓庆;王汉林;
为了减少生产马铃薯淀粉所产生的废水造成的水体环境污染,加入絮凝剂聚合氯化铝进行预处理,同时采用UASB反应器和BCO反应器进行联合处理,最终废水中COD平均去除率可达92%以上。UASB-BCO工艺可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且增设絮凝沉淀工艺,运行成本仅增加0.36元/吨,还可以回收淀粉废水中的有用物质。因此,带絮凝沉淀的UASB-BCO工艺能稳定高效的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可行性强。
2013年S1期 v.31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智刚;张银亮;冯迎宾;姚立柱;张德文;
以深水沉船溢油事故的处置为背景,着重介绍现有的处置作业技术和流程,并分析水下溢油事故处置作业的关键技术及难点,提出了一种水下机器人和潜水员联合处理沉船存油的方法。
2013年S1期 v.31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顾祝禹;古丽戈娜·阿布都热西体;艾克拜尔·伊拉洪;胡毅;
以乌鲁木齐市河东污水处理厂5月污泥作为研究,采用A.Tessier的重金属多级连续提取法分析污泥中镉和铅的含量和不同形态,研究污泥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污泥中铅和镉都以残渣存在的比例最高,但是生物有效态和潜在有效态之和所占的比例相对也比较高,且都在50%以上。因此对生物具有较强可利用性,且农用时具有一定的风险。
2013年S1期 v.31 58-60+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熊道文;王合德;刘利军;贺前锋;
简述了电絮凝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基本原理,重点综述了电絮凝技术在重金属废水处理和给水净化中应用现状。最后提出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还需从电源、电极、电解槽等方面进行优化改进以降低处理能耗;同时与其他工艺的联用是今后发展趋势之一。
2013年S1期 v.31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刘胜军;黄宇;邹仲勋;石凤;
多级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是由若干个厌氧缺氧好氧串联的形式组成,利用分段厌氧进水,形成多级厌氧-缺氧和多级缺氧-好氧同时交替运行,具有反硝化除磷和高效脱氮功能,采用无内回流技术,通过调节流量比值实现强化除磷与强化脱氮的控制目标,并具有污泥浓度高、抗冲击能力强、污泥减量、优化利用碳源、节省运行能耗和曝气量等特点,是节能型高效除磷脱氮新工艺,为城市污水高效除磷脱氮提供新的思路及途径。
2013年S1期 v.31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下载次数:6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郑晓伟;李兵;陈立平;魏燕;
试验针对石化污泥生物堆肥,开展了五种不同物料配比和是否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堆肥物料中石化污泥配比的提高,堆肥的含水率增大,种植青梗菜的平均单株株高、株重减小,单位面积产量也降低。堆肥物料配比相同的处理Ⅱ与处理Ⅴ对比发现,堆肥处理过程中未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处理Ⅴ的青梗菜的平均单株株高、株重、单位面积产量显著低于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处理Ⅱ,甚至低于石化污泥配比为100%并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处理Ⅳ,试验表明,堆肥过程中添加微生物菌剂,其作用不仅可以提高石化污泥生物堆肥的堆体温度,缩短堆肥周期,而且可提高堆肥在农业种植应用中的效果。
2013年S1期 v.31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硕;高珊;刘志学;周集体;
某精细化工废水ρ(COD)高达4000 mg/L以上,对此废水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活性污泥生物氧化与Fenton氧化组合工艺,活性污泥处理时间为7 d,反应温度为25℃;Fenton试剂投加浓度为500 mg/L,反应时间为2 h。通过活性污泥-Fenton法,能够有效去除该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97%以上,该方案处理后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2013年S1期 v.31 74-7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郝志;卢胜涛;赵泉林;叶正芳;
采用活性焦吸附处理精制棉生产废水,采用GC/MS和发光细菌法评价处理前后废水的水质变化。结果表明:当活性焦用量为100 g/L时,30℃下吸附180 min,COD去除率可达78.82%;废水在AC表面的吸附为吸热反应;经吸附处理后水样的急性毒性减弱85.20%。由于活性焦的生产成本低廉,活性焦吸附可用作生物法处理精制棉生产废水的预处理技术。
2013年S1期 v.31 76-7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杨晓盟;王晓昌;章佳昕;金鹏康;王先宝;
秦岭隧洞是引汉济渭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秦岭隧洞岭北段施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施工废水,直接排放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诸多不利影响。通过对秦岭隧洞岭北段施工废水的分析监测,全面解析废水中污染物种类及来源,研究表明,该隧道施工废水属于高SS、低COD、含有较少量氮磷等营养物、无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无机污染性废水。同时,基于隧道施工方法的特点,分析隧洞施工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变化模式,为施工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提供依据与参考。
2013年S1期 v.31 80-82+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穆祥艳;黄慧;张发杰;
蓝藻水华是严重威胁水源地安全、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生态灾害,一直受到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开展蓝藻水华防治技术与示范研究,保障引水安全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对目前国内外蓝藻水华的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从当前的水华防治技术发展现状来看,不同的技术措施各有利弊,适应的条件也不尽相同,因此除了要求各种方法自身进行技术革新和进步外,将不同的防治措施进行技术集成将是今后蓝藻水华防治的发展趋势。
2013年S1期 v.31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8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徐利;迟建国;陈丽君;田海龙;
在简单介绍几种污泥脱水设备特点的基础上,以山东瑞博斯烟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博斯)成功应用叠螺式脱水机为例,探讨并验证了叠螺式脱水机在造纸法再造烟叶行业污泥脱水工艺中应用的可行性。这是叠螺式脱水机首次在国内造纸法再造烟叶行业中应用并取得成功。
2013年S1期 v.31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黄尧;王小文;范晓娟;
近些年,随着城镇的发展及人口的不断扩大,城镇污水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因而,加强城镇水污染治理工作,大力发展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已经刻不容缓。在系统分析中小城镇污水排放特点及处理现状的基础上,将具有投资低、耗能低、操作简单及高效处理率等优点的人工湿地生态处理技术作为中小城镇污水处理的首选技术,并结合实例说明人工湿地在解决中小城镇污水处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13年S1期 v.31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李皓;吕春祥;李永红;
采用UV-Fenton高级氧化法对含二甲基亚砜(DMSO)的碳纤维生产模拟废水进行降解处理,初步探索了UV/H2O2/Fe2+氧化反应机理和DMSO降解反应机理,研究了H2O2浓度、Fe2+浓度、初始pH值及H2O2投加方式等因素对DMSO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2O2浓度为0.15 mol/L,Fe2+浓度为0.6g/L,体系初始pH值为3~4时,DMSO去除效果最佳,可达90%;在最佳条件下分3次等量加入H2O2,DMSO去除率可达95%。二甲基亚砜主要被降解成为CO2和SO2-4,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2013年S1期 v.31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4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邢春霞;孔秀琴;赵凯;罗立;樊艳丽;
明胶生产产业在废水处理工艺中产生大量剩余高钙污泥,采用该剩余污泥作为燃煤固硫剂,在高温管式电阻炉内进行燃烧实验,通过测定燃烧前和燃烧后样品中的硫含量确定该剩余污泥的固硫效果。通过单因素研究煤粉粒径、剩余污泥粒径和剩余污泥/煤样%等影响因素对固硫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法优选达到较高固硫率的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固硫率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燃烧温度>剩余污泥/煤样%>煤粉粒径>剩余污泥粒径。以剩余污泥作为固硫剂,固硫率最高的实验条件为:燃烧温度800℃,剩余污泥/煤样为3%,煤粉粒径60~90目,剩余污泥粒径90~120目。并且,当温度达到1150℃,煤粉粒径90~120目,剩余污泥粒径为60~90目,污泥/煤样(质量比)为3%时,固硫率可达62.78%,说明在高温下该剩余污泥保持较高的固硫率。将明胶厂剩余污泥作为固硫剂是较为合适的再利用方法,可有效缓解当前该污泥大量堆积污染环境的状况。
2013年S1期 v.31 97-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力喆;杨士山;张伟;
以西安高新区内一处公园景观水体利用再生水为例,分析了目前国内再生水利用水质标准的选择性控制指标,并与再生水设计处理水质进行对比,提出了要进一步改进再生水处理设施保障用水安全的建议。
2013年S1期 v.31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吕涛;吴树彪;刘文昊;陈理;董仁杰;
硝基苯废水作为一种具有高毒性和易积累性的优先控制污染物,其治理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硝基苯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及复合处理方法等。其中,物理法的处理工艺流程相对较简单,投资和运行成本中等,但是存在处理周期长、吸附剂稳定性差、回收率不高和未实际充分降解的问题。化学法具有反应速率快及效果明显的优点,但存在处理成本高且具有二次污染的问题。生物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且不存在二次污染,但含高浓度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工业废水一般难以直接用生物法处理。提出物理法或化学法可作为预处理,提高硝基苯废水的可生化性,利用生物处理技术作为终端处理的复合处理方法将是硝基苯废水处理的主要方向。
2013年S1期 v.31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8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李欲如;梅荣武;韦彦斐;王长智;沈浙萍;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大孔树脂吸附预处理及耐盐菌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在处理含酚、高含盐农药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可回收废水中大部分酚类,能够耐受较高的含盐量,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各项出水指标均能达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排放标准。
2013年S1期 v.31 111-113+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邹云飞;罗建平;张德文;韦晓磊;
依据溢油应急浮式设备库的职责和功能要求,分析了浮式设备库与固定式设备库的匹配作业和浮式设备库三种作业工艺方案。结果表明:固定式设备库与浮式设备库是互相匹配和补充的整体,针对不同规模的溢油事故,浮式设备库宜采取的作业工艺方案也不同。
2013年S1期 v.31 114-115+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于鲁冀;陈涛;宋宏杰;刘培;孔德芳;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jn reaction,PCR)结合变形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e gadient gel elecophoresis,DGGE)技术对内循环UASB反应器内活性污泥的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通过OMEGA试剂盒的方式提取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基因组DNA,以细菌通用引物进行16S rDNA基因V3高变异区域PCR扩增,再将PCR产物(约200bp)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离(变形梯度为30%~60%),从而获得表征污泥样中微生物群落特征的DNA指纹图谱。借助Quantity One软件对不同污泥样进行多样性分析。研究表明,内循环UASB反应器内不同取样口取得的活性污泥虽有着共同的和不同的微生物种属,但DGGE图谱中多为共同带,少有特征带,污泥样品间的相似性很高、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基本一致。反应器内污泥混合均匀、微生物种类丰富,反应器运行稳定且有很强的抗冲击能力。
2013年S1期 v.31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理;张润虎;贾黎春;王吉秀;
制备出紫茎泽兰活性炭,采用SEM对其结构与形貌进行表征。考察了该活性炭附剂对Pb2+离子的吸附性能。并探讨了紫茎泽兰活性炭对Pb2+的吸附机理,获得了相关热力学参数,表明紫茎泽兰活性炭对Pb2+去除效果良好,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水处理剂。
2013年S1期 v.31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梁止水;邓琳;高海鹰;李宏卓;杨才千;
为了研究合肥市南淝河底泥中总氮、总磷的污染状况,在南淝河及支流选取22个取样断面采集底泥柱状样,并分别利用碱性过硫酸钾消化紫外比色法和酸性过硫酸钾消化接钼锑抗比色法对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南淝河底泥中氮、磷的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且总氮和总磷的各级断面上的含量与《全国河流湖泊水库底泥污染状况调查评价》研究报告中的数据相比,含量明显全国平均水平,属于生态危险区。
2013年S1期 v.31 124-127+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王灿;
油田开发中后期普遍存在富余污水处置难度大和大量清水消耗之间的矛盾,而富余污水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介绍了胜利油田污水资源化技术的研究进展、现场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2013年S1期 v.31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苏建文;时永辉;许尚营;王俊超;王彩冬;郑浩;
采用铁炭微电解-Fenton联合工艺处理制药废水生化出水,探讨了初始pH对微电解过程COD降解速率、出水中Fe2+和Fe3+变化规律以及后续Fenton氧化效果的影响,为优化联合工艺提出了微电解反应pH过程控制的理论。采用pH过程控制时,微电解对COD降解速率大大提高,降解过程基本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同时可大大提高Fe2+和Fe3+浓度及总铁析出量。试验结果表明:当初始pH=2.5,以3.0L/h连续性投加稀硫酸100 min,曝气微电解反应2 h,出水再投加1.0mL/L的H2O2进行Fenton氧化2 h,出水COD总去除率可达85.6%;采用pH过程控制可将微电解出水ρ(Fe2+)浓度从48.6 mg/L提高至149 mg/L,COD降解速率从10.9 mg/(L·h)提高至23.8 mg/(L·h)。
2013年S1期 v.31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杨晓春;戴荣海;刘振鸿;高品;
水中双酚A的生物毒性作用,以及其对动物和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干扰影响已引起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通过对水体中双酚A的来源和污染特征的分析,综述了目前对水中双酚A去除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膜分离技术将成为水中双酚A去除技术的主要研究发展方向。
2013年S1期 v.31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6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胡文;康媞;丁剑秋;
利用电石渣对煤矿酸性废水进行处理,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为此对该技术进行研究。在反应停留时间为29 h,pH为6.93时,出水总铁为4.00 mg/L、亚铁为2.01 mg/L、总锰为0.90 mg/L,去除率分别为:总铁:99.04%、亚铁:99.44%、总锰:86.86%。出水指标达GB 20426—2006《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2013年S1期 v.31 139-140+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雷颖;韦德权;王凌云;胡江咏;张锡辉;陶益;
以东江下游季节性污染原水为对象,研究了活性无烟煤生物过滤工艺及其与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对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去除特性。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分析水中9种卤乙酸同时定量检测方法,9种卤乙酸检测限为0.016~2.3μg/L,空白加标回收率为90.5~109.8%,相对标准偏差为3.12~9.04%。实验结果表明,活性无烟煤滤池生物过滤对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去除效果显著,对三卤甲烷、卤乙酸和水合三氯乙醛前体物的去除率分别为40.2%、39.2%和34%,其中三氯甲烷、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前体物的去除率分别是48.2%、41.1%和38.0%,而传统石英砂滤池对应的去除率则为-10.0%~3.6%。活性无烟煤生物滤池对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前体物降解效果相当,而混凝沉淀的则对前者去除效果较三氯乙酸前体物更为显著。
2013年S1期 v.31 141-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小晓;刘志梅;雷阳明;刘峰;吴胜军;
采用Fenton-混凝法快速处理汽车涂装废水,并对产生的污泥进行磁分离,研究了Fenton试剂最佳投加量、Fenton反应初始pH、Fenton反应时间和投加磁粉加重剂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H2O2投加量为5.12 mL/L,FeSO4·7H2O投加量为1.75g/L,Fenton初始pH为3~5,Fenton反应时间为10 min的条件下,经Fenton-混凝法处理的涂装废水出水COD、TP和SS浓度均可达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去除率分别达94%、98%和94%以上;出水中Zn、Ni、Cu、Cr(Ⅵ)也都能达到一级排放标准。此外,磁粉的投加为小体积应急处理设备的设计制造提供了技术与经济上的可行性。
2013年S1期 v.31 147-150+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魏丽;于冰冰;冯国杰;李淑彩;甄胜利;许谨;谭金;王廷涛;刘中良;高飞;
介绍了某市排污渠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中对重金属污染底泥稳定化固化处理技术的研究,研究了不同添加比的水泥对砾砂质和黏质底泥中重金属的无害化处理效果及规律,介绍了固化稳定化工艺流程和设备,可供国内同类工程项目借鉴。
2013年S1期 v.31 151-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下载次数:8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徐红;何洁;刘锋;黄启飞;徐明德;
以废电路板为研究对象,分别以硫酸/硝酸溶液、柠檬酸、酒石酸、草酸、醋酸缓冲溶液和商用腐殖酸为浸提剂,研究多溴联苯醚(PBDEs)的浸出释放特征。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样品中的PBDEs,液液萃取法提取浸出液中的PBDEs,然后用GCMS对11种PBDEs同系物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样品中PBDEs以BDE 28、BDE 47、BDE 66等低溴代联苯醚为主,11种PBDEs同系物均被检出。在硫酸/硝酸溶液、柠檬酸、酒石酸、草酸、醋酸缓冲溶液的浸出液中,BDE 28、BDE 47、BDE 66、BDE 99等4种PBDEs同系物被检出,但浸出量较低;在商用腐殖酸的浸出液中,BED 28、BDE 47、BDE 66、BDE 85、BDE 99、BDE 100、BDE 153等7种PBDEs同系物被检出,且浸出量远高于其他类型浸出液的浸出量。
2013年S1期 v.31 156-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孙硕;孙翠;刘志学;周集体;
为解决吉化集团香兰素废水处理难题,采用铁屑过滤-生化法处理香兰素生产废水。在进水ρ(COD)=7481 mg/L,铁屑过滤停留时间8 h,生化反应停留时间7 d的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可见铁屑过滤-生化法工艺处理香兰素废水具有较好的效果。
2013年S1期 v.31 160-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郑晨;马晓力;
超滤技术是一种膜分离技术,在给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已趋于成熟。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化以及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饮用水水质各项指标要求的严格化,传统水处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发展与推广以超滤技术为代表的新型水处理技术非常必要。通过对超滤技术概况及其工程应用实例的介绍,分析了超滤技术的发展瓶颈以及市场技术前景。
2013年S1期 v.31 163-165+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1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王国华;伊学农;王峰;谭学军;宋桃莉;刘斌龙;
研究了餐厨垃圾与污水污泥在不同混合比例、不同污泥停留时间条件下的共消化产酸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餐厨垃圾与污水污泥TS比为1∶3时,SRT=1 d的反应器酸化效率最高,且乙酸含量占优,产酸效果较佳;当TS之比为1∶1时,各反应器产酸量普遍高于1∶3时,其中SRT=5 d产酸反应器,最高酸化效率达5.94,产酸量最大,且乙酸含量占优,运行效果最佳。
2013年S1期 v.31 166-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于玲红;吕超;李卫平;
针对我国北方湖泊冰封期较长的特点,以乌梁素海为研究对象,通过冰封期采集的冰样和水样,对乌梁素海营养盐在水体中的垂向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冰封期过程中,冰体中的冰-水界面冰层中各营养盐浓度均大于其他冰层营养盐浓度,其中总氮、总磷、COD和氨氮在冰-水界面浓度分别是冰表层浓度的2.28倍、3.23倍、1.12倍和1.56倍。而水体中浓度均大于冰层中营养盐浓度。总体上水体中营养盐浓度超标,整个乌梁素海富营养化严重。
2013年S1期 v.31 170-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朱文会;王兴润;董良飞;翟亚丽;张凤娥;
Fe0与Cr(Ⅵ)反应,Fe0极易团聚,利用率极低。通过运用海藻酸钠(SA)固定化铁粉(SAC)来克服Fe0易团聚、利用率低的缺陷。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材料的应用能显著提高零价铁去除Cr(Ⅵ)的能力。FEI电镜扫描及EDX能谱分析结果表明,SA跟2价金属阳离子Ca2+交联形成孔隙结构,不仅为铁粉的附着提供了大量的吸附点位,还可使Cr(Ⅵ)进入到内部与铁粉反应。温度在10~20℃对固定化铁粉填料的除铬性能影响不大;摇床速率越快此填料除铬速率越快,但对Fe0的最终利用率影响不大;pH对填料除铬性能影响很大,酸性条件下去除率最高;此填料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含铬废水的pH,但最终都在中性范围波动。
2013年S1期 v.31 175-178+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5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莲;温沁雪;陈志强;李玉华;
土霉素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广谱抗生素。近年来,由于其在畜禽养殖业中的大量应用而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我国是土霉素消费大国,其污染问题更是亟待解决。综述了国内外对环境中残留土霉素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处理方法,对处理机制及去除效果进行分析。并针对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2013年S1期 v.31 179-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5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谭静亮;孙力平;李亚静;
为考察曝气强度对SBR(A/O)系统N2O产生量的影响,试验采用人工合成废水长期驯化2个月后的污泥,分别考察了在0.2,0.4,0.6L/min三个曝气强度下对污染物的去除情况及N2O的产生情况。结果表明:在三种曝气强度下磷酸盐的平均去除率均可达95%~98%,低曝气强度下N2O释放量明显高于中等曝气强度,高曝气强度下N2O释放量最大,0.4L/min曝气强度下污染物去除率最好N2O释放量低,因此确定为最佳曝气强度。
2013年S1期 v.31 184-186+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吴广泽;许风杰;
介绍了生活污水处理厂选址、土建设计存在一些问题的工程实例,以期对改进该类工程的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2013年S1期 v.31 187-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颜荟杰;
研究了有机凹凸棒土对人工模拟地下水中PCE和Cr6+两者复合污染的吸附行为。分别探讨了振荡吸附时间、凹土投加量、pH值对添加了重金属Cr6+前后凹土吸附PCE效果的影响;通过凹土对PCE的吸附等温线,讨论其吸附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有机凹土对TCE的吸附10min内达到平衡,吸附率达63.5%,而铬离子存在时吸附率下降至38.2%;当凹土加入量为15.38g/L时,吸附率可达62.8%,铬离子存在时,达到饱和所需的凹土量增加。PCE单组分在有机凹土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式。PCE和Cr(Ⅵ)经复合之后,PCE的吸附效果有所下降,吸附过程采用langmuir及freundlich等温式拟合均不够准确。
2013年S1期 v.31 189-191+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易;张冬;单国平;吕锡武;
以水中持久性有机物邻氯对硝基苯胺为目标物质,用紫外-微臭氧工艺对其进行降解,同时研究了紫外,紫外-臭氧和紫外-空气三种工艺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紫外-微臭氧工艺对水中持久性有机物的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对于邻氯对硝基苯胺的3种初始浓度0.625,1.32,3.125 mg/L,紫外-微臭氧去除率分别达71.4%、78.8%、54.5%,降解效果低于紫外-臭氧工艺,但远好于其余三种工艺。紫外-微臭氧工艺的去除效果受到初始浓度,叔丁醇和初始pH值的影响。初始浓度在1.32 mg/L时去除率最高,初始浓度不应过高或者过低。加入叔丁醇使得去除率下降13%~31%。随着pH由4增加到9,去除率逐渐升高,较高的pH值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013年S1期 v.31 192-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叶姜瑜;谭旋;吕冰;陈刚才;
膜生物污染是限制膜生物反应器大规模推广的主要因素。细菌群体感应是能通过感知分泌到环境中自诱导物浓度的变化来调整基因表达,增强其在复杂环境中的生存能力。细菌群体感应系统与细菌生物膜的整个形成过程包含了黏附、成熟、以及生物膜后期的细胞扩散密切相关。近年的研究表明,利用群体淬灭技术抑制MBR膜生物污染是有效和经济可行的。
2013年S1期 v.31 196-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8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杨冠东;丁年平;江洁芳;石笛;周卓为;
从再生造纸废水中分离出细菌14株,真菌5株,通过测定菌株的COD去除率,筛选出高效菌株,对其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或ITS rDNA序列分析,并比较了单个菌株与混合菌的COD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从再生造纸废水中筛选出高效菌株4株,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施氏假单胞菌、产碱假单胞菌、皮状丝孢酵母;混合菌COD去除能力优于单个菌株,COD去除率可达86.5%。
2013年S1期 v.31 200-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7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沈煜;
现有临汾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7万m3/d,采用氧化沟工艺,出水执行二级排放标准。在改扩建方案中,规模扩容至8万m3/d,生物处理部分采用改良A/A/O工艺,深度处理部分采用混合-沉淀-过滤工艺,并且使用高效沉淀池和活性砂滤池等节省占地的构筑物形式,此外在方案中充分考虑对现有设施进行合理有效及充分地利用。
2013年S1期 v.31 204-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体昌;边朋沙;谷启源;吴根;邱微;
焦化废水属有毒有害、难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其中间甲酚等酚类污染物含量较高且用常用水处理方法去除比较困难。因此,研究了将浮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与膜生物反应器进行复合去除焦化废水中间甲酚的影响因素,并与普通MBR反应器在相同间甲酚浓度梯度下的处理功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间甲酚浓度下,生物浮动床膜生物反应器的处理效果优于普通MBR反应器,其毒阈值为1200 mg/L,普通MBR反应器为1000 mg/L。同时,利用扫描电镜对浮动床膜生物反应器填料上微生物进行观察,考察了间甲酚浓度升高对填料上微生物的影响及附着态微生物形态的变化,得出大型微生物随着间甲酚浓度的提高最后破裂死亡;杆菌种类及数量减少,最后转变成丝状菌;球菌的菌胶团解体,形状变成短杆状。
2013年S1期 v.31 208-21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0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裴廷权;刘欢;李旭宁;梅峰;徐进;
通过投加缓释碳源PHB,比较了分别在填料高度0.5,0.6,0.7 m处的处理效果,填料高度0.6 m处的实验效果最好,出水COD、NH3-N、NO-3-N和TN浓度分别为17.9~127 mg/L(均值53 mg/L)、0.02~1.62 mg/L(均值0.24 mg/L)、1.5~7 mg/L(均值3.02 mg/L)和2.1~14.3 mg/L(均值6.68 mg/L)。在填料高度0.6 m处,反应体系保持着对NH3-N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为13.04%~94.56%(均值67.45%)。通过连续运行46 d后,在填料高度0.5,0.6,0.7 m处出水NO-3-N去除率并未明显不同,出水NO-3-N去除率随时间的增加有减少的趋势。出水NO-3-N去除率的变化范围很大,分别为0.92%~81.16%(均值46.94%)、15.66%~75.23%(均值53.17%)和2.41%~77.06%(均值48.77%)。相比之下,在填料高度0.6 m处出水NO-3-N去除率最高。在填料高度0.5,0.6,0.7 m处出水TN去除率并不存在明显差异,分别为8.05%~81%(均值49.4%)、17.09%~81.74%(均值54.95%)和0.3%~84.15%(均值54.4%)。
2013年S1期 v.31 212-215+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6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苏营营;胡文凌;叶朝霞;蒲凤莲;
嘉兴市作为典型的平原河网地区,为解决河网型水源地水质微污染问题,探索建设石臼漾水厂水源人工生态湿地工程,成功改善了水源水质,保障了嘉兴市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为平原河网地区采用人工湿地处理饮用水源提供经验。
2013年S1期 v.31 216-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颢琛;
采用Fenton氧化、铁碳微电解工艺处理难降解化工废水。采用Fenton氧化处理该废水,当进水ρ(COD)在5000mg/L、B/C为0.3左右时,COD去除效率在30%左右,B/C提高约0.05;采用铁碳微电解工艺处理该废水,研究了不同pH条件和介质(铁屑和铁块)对去除效果及产泥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H为3.0、反应时间3 h、采用铁块处理该废水为最佳条件,COD去除效率在40%左右,B/C提高0.08~0.1,绝干污泥产量约为1.2kg/t。通过对比试验发现,采用铁碳微电解的处理效果和经济性均优于Fenton氧化工艺。
2013年S1期 v.31 220-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谭文捷;党伟;唐志伟;王莉莉;
预氧化技术是随着油田污水处理的需要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预氧化的目的就是把二价铁离子转化为三价铁,并在后期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沉淀出来,从而提高水质稳定性,降低后续处理过程的结垢现象。目前采用的预氧化技术主要有两种:化学预氧化和电化学预氧化。详细介绍预氧化技术,并通过与传统工艺技术的对比总结了预氧化技术的特点;分析了两种预氧化技术的异同;并通过这两种技术在油田的实际应用情况对它们的应用水质、运行管理、加药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总结了两种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水质,并对该技术以后的推广应用提出相应建议。
2013年S1期 v.31 223-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邹培;陈泉源;张盛汉;徐万福;
采用络合萃取法,以三辛胺为萃取剂、正辛醇为助溶剂及煤油为稀释剂处理H酸、T酸工业废水。正交实验表明:溶液pH对萃取率影响最大。H酸最适宜的萃取条件是:萃取剂浓度25.9%、相比5∶1、pH 2.0,经一级萃取COD去除率可达88.4%,T酸最适宜的萃取条件是:萃取剂浓度50%、相比4∶1、pH 1.5,经两级逆流萃取,萃取率可达97.2%。用20%的NaOH溶液对萃取相进行反萃取,回收得到的萃取剂可循环使用,为工业上H酸、T酸废水预处理提供了可行途径。
2013年S1期 v.31 226-228+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5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张辉;刘振鸿;杨青;赵振;孙从军;
近几十年来,国外使用地质雷达探测土壤及地下水中的有机污染,已有很多成功的实例,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借鉴。针对上海崇明加油站储油罐渗漏造成的石油烃污染,选择了250M天线对其进行了地质雷达探测。简述了地质雷达使用过程中的参数设置,测线布置及数据处理过程。雷达剖面分析结果表明该加油站渗漏的石油烃类污染物主要漂浮于潜水面上,垂直向分布范围不大。这一研究成果证实了地质雷达探测地下水石油烃污染的可行性。
2013年S1期 v.31 229-232+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韩振波;孙从军;范宇;
针对上海松江西部污水处理厂一期改造工程,应用BioWin3就其主体工艺建立模型,进行模拟分析;通过对分段进水量S、混合液回流比R、污泥回流比r等参数的动态模拟,以及生物反应器的含氧量DO、污泥龄SRT等参数的动态、静态相结合模拟,以期从工艺运行参数调整和工艺改造两方面进行预测分析,为该项目的改造和扩建提供参考。模拟结果显示:BioWin3可作为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有效工具,在污水处理厂设计、升级改造及扩建中也可发挥重要作用。
2013年S1期 v.31 233-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3K] [下载次数:5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倪雪琳;吴光学;管运涛;陈俊;
针对再生水景观水体的藻类控制,以BG11培养基为基础,设定不同氮磷浓度,对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进行了纯培养和共培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初始总氮浓度为15 mg/L、总磷浓度为0.1 mg/L时两种藻就能出现明显的生长高峰;当总氮浓度为3~45 mg/L,氮磷比为30~150的情况下,小球藻在与铜绿微囊藻的竞争中容易成为优势藻种。
2013年S1期 v.31 240-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冀忠伦;范长辉;蒋继辉;阳忠华;周立辉;王学芳;杨建飞;
应用微电解等技术对油田废水进行预处理,然后用悬浮膜进行分离,使其中的油、微生物和固体物与水相分离,使其达到回注用水要求。重点对CFM分离设备的结构及原理加以介绍,以期推进过滤技术的进步,提高油田废水的处理水平。
2013年S1期 v.31 245-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兵;宫航;任宏洋;
目前常见的活性污泥减量技术主要包括解偶联技术、微生物的捕食作用以及隐性生长三种方法。基于臭氧氧化溶胞作用从而强化细菌隐性生长的污泥减量技术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及良好的应用前景。着重探讨了臭氧溶胞作用的机理及溶胞过程的影响因素。考虑到污泥减量技术在实际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探讨了臭氧溶胞对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影响。
2013年S1期 v.31 247-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张浏;施超;丁芳芳;颜存奎;冯景伟;尹大强;
分别对巢湖流域水田和旱田降雨径流和雨水淋溶污染情况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水田径流中氨氮、硝态氮、溶解磷和COD浓度明显高于旱田径流中相应污染物浓度值,水田径流中总磷浓度在部分测定时间相差不大,其余测点值均高于旱田径流中总磷浓度值。水田淋溶液中氨氮和硝态氮浓度同旱田淋溶液中相差不大,多数情况下水田淋溶液中溶解磷和总磷浓度同旱田淋溶液中相差不大;淋溶液中氨氮、硝态氮、溶解磷、总磷浓度均显著高于径流中;水田淋溶液中COD值略低于水田径流中COD值;旱田淋溶液中COD浓度均值与旱田径流中COD浓度均值相差不大。
2013年S1期 v.31 251-254+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4K] [下载次数: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范晓娟;王伯铎;房亮亮;黄尧;张晖;
高校生活污水排放的规律性较强,污水量及水中污染物浓度的波动均较小,为了研究出一种适合校园生活污水处理的工艺,总结了近年来校园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以及各种技术的优缺点。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的技术特点,不同的水质可以选择不同的污水处理技术,因地适宜。因此,选择一种适合校园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是今后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
2013年S1期 v.31 25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强;
从工艺流程及设备、工程运行监测结果等方面,介绍了曝气生物滤池在再生水项目上的应用实例。从实际监测结果可知:该工程运行稳定,产水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2013年S1期 v.31 259-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宋英豪;陈瑞芳;熊娅;贾立敏;
对基于零排放浓盐水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然后对基于零排放浓盐水处理技术不同工段的处理新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最后分析了今后基于零排放浓盐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2013年S1期 v.31 263-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6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梁斯敏;樊建军;
通过分析广州市中心城区内涝灾害(俗称"水浸街")现象,寻找在治理问题上市政府投入太大而成效太小的原因,借鉴国外雨水治理利用的经验,指出广州市在防御和整治"水浸街"问题的方向:制定严格标准的政策法规,强制、规范雨水的利用;建造大型地下雨水储蓄工程;运用智能化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雨水管理。
2013年S1期 v.31 26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叶姜瑜;吕冰;周积源;陈刚才;
对比蛋白酶K-CTAB法、SDS-酚氯仿抽提法和试剂盒法对微污染水体总DNA的提取效果,进一步通过PCR-TGGE电泳及优势条带切胶测序分析,结果表明:SDS-酚氯仿抽提法提取水体总DNA效果最佳,试剂盒法次之,经纯化后均能扩增成功,蛋白酶K-CTAB法失败;SDS-酚氯仿抽提法比试剂盒方法的TGGE图谱条带数更多,代表的生物多样性更全面;试剂盒方法对革兰氏阳性菌的DNA提取能力不及SDS-酚氯仿抽提法。
2013年S1期 v.31 269-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许谨;刘中良;魏丽;甄胜利;李淑彩;冯国杰;王廷涛;于冰冰;高飞;
为保证大湖重金属治理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对大湖底泥脱水进行试验研究。具体目的:1)测定供试药剂的絮凝效果;2)选择高效经济的絮凝剂种类,估算大致成本;3)为今后类似项目提供一套完整的絮凝剂筛选方法。本研究通过与药剂工程师交流获取可能适合的絮凝剂种类,通过粗筛、优化确定最合适和最经济的絮凝剂类型,为后续试验提供依据。本研究主要以药剂的絮凝效果和成本作为评价其优劣的指标。在本试验中絮凝效果主要表现在脱水速度快,脱出水质清。本试验结果显示供应商一所提供的1号絮凝剂是最经济且效果较好的药剂,平均处理每万方底泥(含水率在90%左右)的单价为5811元。
2013年S1期 v.31 273-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贾黎春;李理;谭向东;郑孝英;
制备了盐酸掺杂聚苯胺纤维,采用SEM、IR对其结构与形貌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该新型吸附剂对P2+b的吸附性能。并探讨了盐酸掺杂聚苯胺纤维对P2+b的吸附机理,获得相关热力学参数,表明盐酸掺杂聚苯胺纤维对P2+b去除效果良好,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水处理剂。
2013年S1期 v.31 277-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高升;王军;李玉龙;吴俊;蒋淑红;叶文婷;
采用剪切黏度法、稀溶液黏度法对聚氯乙烯(PVC)/聚醚砜(PES)共混体系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然后采用液-固相转化法制备了PVC/PES共混膜,并对共混膜的性能进行表征。PVC/PES共混体系为部分相容体系;稀溶液黏度测试结果和共混膜断面的电镜扫描(SEM)图表明,共混比为9/1,8/2,7/3,2/8及1/9时,共混体系是相容的。膜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ES的加入可以明显提高PVC膜的水通量、拉伸强度和韧性。通过对水通量和机械性能的比较,共混比为7/3时,膜的水通量和机械性能比较好。
2013年S1期 v.31 281-284+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9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白轩;潘大伟;王翠艳;胡筱敏;
对辽宁省鞍山市某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晚期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选择MgO和磷矿粉两种矿物,利用共沉淀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用于制备磷铵镁复合肥,实现垃圾渗滤液的资源化利用。实验结果如下:MgO与磷矿粉配合使用,能够较好地去除垃圾渗滤液中COD和氨氮。采用MgO、磷矿粉共沉淀法生成磷铵镁复合肥具有可行性,同时可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给定条件下(氨氮浓度1200 mg/L,COD 3180 mg/L),垃圾渗滤液COD去除的最优实验条件为MgO添加量5.0 g/L、磷矿粉添加量100 g/L,反应时间4 h,处理后COD去除率为62.1%,氨氮去除率为87.5%;氨氮去除的最优实验条件为MgO添加量10 g/L、磷矿粉添加量60 g/L、反应时间4 h,处理后COD去除率为42.1%,氨氮去除率为96.1%。
2013年S1期 v.31 285-287+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霞;蔡宗寿;陈丽红;陈颖;
水葫芦规模化控养是"十二五"期间滇池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首先介绍了滇池水葫芦规模化控养现状,比较了滇池草海和外海在水葫芦控养前后水质的变化情况,指出滇池水葫芦规模化控养对草海水体生态恢复效果显著,可以在滇池选择适宜水葫芦生长的水域继续扩大水葫芦控养面积,使水葫芦在滇池生态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3年S1期 v.31 288-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王艳贵;赵长伟;于洋;黄占斌;冯园园;
混凝过程中有机物之间相互作用,对混凝过程形成的絮体性质及后续纳滤膜过滤过程中形成的滤饼层致密性产生影响。针对天然有机物中亲水性和疏水性有机物,采用单一和联合投加的方式,利用激光粒度仪对不同有机物配比条件下形成的絮体尺寸进行测定,研究表明不同组分的有机物对膜污染的影响不同,亲水性组分被认为是亲水性膜材料的主要污染物。
2013年S1期 v.31 292-295+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4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婉如;龚丽芳;陈繁忠;马迎辉;叶挺进;李益洪;
佛山镇安污水处理厂污泥原采用离心机脱水方式,脱水后污泥含水率为80%左右,难以满足填埋要求。为解决该问题,开展了污泥深度脱水中试,将浓缩污泥经化学调理后,再用厢式压滤机压滤脱水。中试试验表明:采用有机絮凝剂—无机絮凝剂—生石灰联合调理方法,脱水效果最好,脱水泥饼含水率最低可达33%,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62.5kPa,抗剪切强度可达46.5 kN/m2。脱水污泥可满足混合填埋和垃圾填埋场覆盖土材料的要求。
2013年S1期 v.31 296-298+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张泽光;黄满红;陈东辉;陈亮;
利用发光菌和大型蚤2种不同层级的水生生物研究十溴联苯醚(BDE-209)对其的毒性,为多溴联苯醚的生态风险控制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参数。大型蚤毒性试验结果表明:BDE-209在24 h和48 h内不足以引起大型蚤死亡,48-EC50>10 mg/L,属于低毒;BDE-209暴露浓度为1 mg/L时,对大型蚤的生长和繁殖没有显著影响。但BDE-209暴露浓度≥10 mg/L时对大型蚤的生存和繁殖会产生较大影响,这是由于BDE-209在慢性试验过程中降解成了多种毒性更强的低溴联苯醚。发光菌急性毒性试验表明,BDE-209对发光菌的剂量-效应曲线为非线性,且急性毒性较小,浓度越高,抑制率越高,高浓度下对发光菌的抑制率变化很小。
2013年S1期 v.31 299-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蒋沂孜;刘安;刘梁;管运涛;
合理设计道路面源污染控制设施(如低冲击开发设施)需要深入掌握被治理地区的径流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利用单变量与多变量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位处华南地区的深圳市道路雨水径流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道路雨水径流污染与降雨特征和污染物种类有着密切的关系。氮类污染物在小雨强所产生的降雨径流中浓度较高而颗粒物则相反,化学需氧量和磷随降雨特征变化相对较小。这说明不同的污染物种类呈现出对降雨特征不同的响应机制。因此在设计相关径流污染控制措施时,应该选择合适的降雨类型作为设计依据以满足对不同污染物的去除要求。
2013年S1期 v.31 303-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5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宋薇;臧海龙;张峰;刘长青;毕学军;
以青岛市某规模化养鸡场冲洗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以"A/O生化+混凝沉淀+MBBR(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氧化"三段式处理工艺处理该类废水达标排放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A/O生化段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COD的去除率可达92.86%,出水COD浓度可以达到DB 37534—2005《山东省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第三阶段要求;对BOD5、SS、氨氮及TP去除效率分别可以达到90.81%、89.04%、68.42%及80.79%,但出水尚达不到排放标准要求。混凝沉淀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SS及TP,处理后出水浓度分别为44 mg/L及2.26 mg/L,可以达到排放标准要求;经济有效的混凝剂为聚合硫酸亚铁,最优投加量为15 mg/L。MBBR氧化对BOD5及氨氮有着较好的去除效果,水力停留时间8 h时BOD5及氨氮出水浓度分别为42 mg/L及19.40 mg/L,出水可以达到排放标准要求。
2013年S1期 v.31 307-309+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崔明勋;高海鹰;
在低温条件下(0~15℃),研究麦冬湿地在预曝气、非曝气两种状态下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预曝气人工湿地内氧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供氧前湿地内溶氧浓度低于0.6 mg/L,供氧后氧浓度上升至0.9 mg/L以上。对TN、NH+4-N去除率,预曝气湿地>非曝气湿地。因此,预曝气是低温域人工湿地强化脱氮的一种有效措施。
2013年S1期 v.31 310-311+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琴;瞿贤;Jean-Pierre Arcangeli;王晓青;员帅波;黄仕源;张淳;方方;王毓明;黄丽丽;张海涛;
针对经生化处理的石油和精细化工工业区的工业废水盐含量较高、氮磷营养盐含量较低和COD含量较高的特点,构建了高盐度进水条件下表面流人工湿地的中试试验装置,考察了水葱、芦苇和香蒲在此类高盐废水中的生长状况,比较了三种植物混合试验单元与无植物试验单元对此类高盐废水中COD的去除效果,研究了高含盐量工业废水湿地系统内植物生长对微生物量的影响,以及植物在微生物去除COD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高含盐量的工业废水对水葱、芦苇和香蒲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植物单元对工业废水中有机物的净化效果明显好于无植物单元,且植物生长越好,人工湿地内水体中的COD净化效果越好。混合植物单元对高含盐量工业废水中COD的总去除量约为无植物单元的4倍,证明植物的存在可以增强湿地单元内土壤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去除能力。
2013年S1期 v.31 312-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6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陈敏磊;
近年来温室气体的排放被认为是全球重大环境问题之一,而污水污泥系统由于排放量大、工艺复杂、标准不一等原因至今还无一套能准确核算且广泛适用的排放清算体系。简述了国内外污水污泥处理系统中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些核心观点,并从核算方法、体系范围、研究角度、评价标准四个角度进行全方位分析比较,以期能对该排放清算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供参考。
2013年S1期 v.31 316-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建伟;廖足良;毕学军;刘长青;
对青岛5个典型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无机质含量与含砂率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以生活污水为主的A厂(90%为生活污水)和B厂(85%为生活污水)的污泥无机质含量在20%~30%,而以工业废水为主的C厂(50%为工业废水)、D厂(50%为工业废水)和E厂(70%为工业废水)的污泥无机质含量在50%~70%;各污水厂污泥含砂率相差较大,而且污泥无机质含量较高的C厂、D厂和E厂,其含砂率普遍较高,而污泥无机质含量较低的A厂和B厂,其含砂率也较低。对其中砂质进行粒径分布与显微检测分析,并对污泥含砂特性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各污水处理厂污泥含砂主要为淡黄色硅质无机砂质颗粒和黑色磁性无机砂质颗粒,各污水处理厂污泥含砂属性主要与污水处理厂服务区域的地理环境以及进水性质有关。
2013年S1期 v.31 321-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下载次数:4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剑飞;冯媛媛;
以博哈特(Bohart)和亚当斯(Adams)方程为推导依据,结合连续进水活性炭模型实验,证明了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冶金废水的可行性,且得出了活性炭吸附高度、工作周期、污染物去除率等重要设计参数之间的关系,为活性炭的工程设计提出了一套有效的参考计算方法和设计程序。
2013年S1期 v.31 325-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袁琦;黄亚继;杨亚平;刘俊龙;赵通;王双群;
在不同的温度和电压条件下,对自行开发的新型阴极分别在不同的介质中进行了静态和动态试验研究。研究发现,阴极的发射电流密度随着温度和电压的升高而增大;高压有利于动态条件下电子发射;在静态实验条件下的发射电流密度要比动态实验条件下大很多,这主要是由于阴极发生中毒以及离子迁移率的减小造成的,烟气中的粉尘也对阴极的电子发射有一定的影响。
2013年S1期 v.31 329-332+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芦澍;
采用实验室模拟试验,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焚烧飞灰处置技术中水洗预处理工艺及后续污水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考察了不同水洗方式、不同水洗比例(液固比为1,3,5,7,9,11)及水洗次数、添加改性剂等条件下飞灰中氯离子的去除效果;并对后续污水处理单元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水洗单元采用逆流二次漂洗对氯离子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水洗方式,并节约用水量50%;在液固比为3:1进行洗灰时,对氯离子的去除率能到达90%以上,进一步增大液固比氯离子去除率没有显著提高;在后续污水处理单元中,通过中和、混凝、沉淀、过滤工艺,可以有效的去除重金属、钙离子含量,满足后续脱盐结晶单元要求。
2013年S1期 v.31 333-335+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毕海超;赵俊梅;李义;禹海清;
以苯基三甲基溴化铵(PTMAB)对Na基蒙脱土(Na-MMT)进行有机改性,制备有机改性蒙脱土并研究其吸附脱硫性能,初步探索吸附脱硫机理。利用气相色谱进行脱硫效果分析。实验表明:有机改性蒙脱土脱硫效果最佳可达到33.5%(脱硫率)。通过XRD、FT-IR、DGA-TGA、XPS、TEM表征Na-MMT、PTMAB-MMT,表明有机阳离子已成功插层进入蒙脱土的硅酸盐片层。分析吸附机理,得出在最佳实验条件下(60℃,吸附时间3 h)吸附脱硫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为物理吸附。
2013年S1期 v.31 336-33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晖;王伯铎;丁卓;房亮亮;范晓娟;
利用西安市城区2010年12月—2011年11月空气中逐日PM10浓度监测值,对西安市PM10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了西安市PM10的动态分布规律,冬季污染浓度最高,夏季污染浓度最低。与辐射量、相对湿度和能见度呈负相关,与气压和总云量呈正相关。并对PM2.5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2013年S1期 v.31 340-343+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3K] [下载次数:5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王林;金保昇;沈凯;周长城;
基于环境监管平台建立脱硫烟气SVR预测模型,通过Pearson系数、经验公式选择特征,利用网格寻参(gridsearch)、遗传算法(GA)以及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在5-fold交叉验证下对该模型优化、训练并预测。误差分析和比较表明SVR模型预测能力较高,遗传算法优化适应于此类数据训练,且SVR模型对于机组有依赖性。
2013年S1期 v.31 34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楼狄明;钱思莅;冯谦;谭丕强;胡志远;
利用车载排放测试系统,对柴油公交车安装氧化催化转化器(DOC)+催化型颗粒捕集器(CDPF)前后的实际道路工况颗粒物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安装DOC+CDPF前后,稳态工况下,颗粒物数量排放(PN)、质量排放(PM)分别在车速为25,30 km/h降幅最大;瞬态工况下,随着加速度的增加,PN、PM排放率降幅逐渐增大;颗粒粒径分布规律不同,安装前呈单峰或双峰分布,而安装后呈三峰分布,粒径124.1 nm左右降幅最大。
2013年S1期 v.31 348-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0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丁志江;伍勇辉;肖立春;
湿式电除尘器将水雾除尘与电除尘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对细颗粒物进行收集,抑制了二次扬尘的发生。通过研究电除尘器喷淋系统的雾化特性,以及不同供水压力对水雾荷电的影响,并测得其分级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供水压力为0.4 MPa时,湿式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大于99.5%;在喷雾粒径为100μm时,对10μm以下的细颗粒物除尘效率大于92%。通过分析,为湿式除尘器喷淋系统设计提供了依据。
2013年S1期 v.31 354-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范爱民;赵良红;张晓雷;王飞;
为了减少机动车的尾气污染物排放,中国大、中城市大力推广使用燃气公共汽车和出租车,燃气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对城市环境影响,如何减少燃气汽车的尾气排放是目前面临的一个新课题。采用在燃气汽车燃料中加注适量的CPG-4型增效剂的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研究,通过改善其燃烧特性,达到燃气汽车节能减排的目的。试验表明,在燃气汽车燃料中加注适量的CPG-4型增效剂能节约燃气消耗6%左右,大幅减少HC和PM的排放。
2013年S1期 v.31 357-35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成;朱逢豪;付兴民;付光明;舒新前;
基于化学抑尘剂与粉尘之间的润湿、粘结、凝聚作用机制,综述了近年来各类化学抑尘剂的合成技术及原理,概述了化学抑尘剂在矿山粉尘抑制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化学抑尘剂研究方向的主要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2013年S1期 v.31 360-362+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0 ] - 范祥子;叶明华;林炜;何国宾;
垃圾焚烧已在全国各地兴起,人们一直对其引起的大气污染问题十分关注,其中尾部烟气净化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最重要环节,分析了富春环保热电股份有限公司的垃圾焚烧炉循环半干法烟气净化工艺、设计指标、运行效果。
2013年S1期 v.31 363-364+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侯凤云;崔哓兰;顾军飞;闫彦馨;蒋巍;
针对在氯化法生产钛白粉的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热值废气和氯化钙废水,提出以废气为热源生产二水氯化钙的新工艺。以焚烧的方式处理氯化尾气,将产生的热量用于浓缩蒸发氯化钙废水,生产工业级二水氯化钙产品,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不仅处理了工业废气和废水,在节约能源的同时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2013年S1期 v.31 365-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剑;李玲密;何文双;宋宝华;王中原;
镁法脱硫技术可回收副产品,且经济效益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镁法脱硫浆液生产七水硫酸镁过程中,浆液中Ca2+、Cl-等离子对蒸发、结晶的影响,分别绘制了25,35,45,55,65,75,85,95℃下四元交互体系Mg2+、Ca2+、SO2-4、Cl-—H2O的平衡相图。对相图的分析表明:七水硫酸镁结晶的最佳温度应控制在25~30℃;无论何种温度下蒸发都避不开CaSO4(CaSO4·2H2O)固相区,只能在进蒸发系统前降低Ca2+含量以防止换热管的结垢;Cl-的存在对蒸发以及结晶的影响不明显。
2013年S1期 v.31 368-370+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玲密;何文双;宋宝华;王中原;
蒸汽机械再压缩蒸发器简称MVR蒸发器,相较于传统的多效蒸发,MVR蒸发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技术。以电厂镁法脱硫副产硫酸镁溶液为原料,确定了一套三效MVR顺流蒸发工艺系统。其中,蒸发器采用降膜蒸发器。本工艺可以有效地解决电厂镁法脱硫副产硫酸镁溶液蒸发过程的设备腐蚀、能耗过高等问题。
2013年S1期 v.31 371-372+4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冯云桑;刘少光;陈成武;吴进明;徐玉松;
低温SCR脱硝处理可避免中温SCR催化的堵塞、磨损等问题,减轻K、Na、Ca、As等元素对催化剂的污染和中毒,建设成本低。通过介绍各种低温脱硝催化剂体系及研究进展,全面论述形成的不同氧化物相、不同制备方法、载体改性和催化剂内部结构特征对催化剂低温活性的影响;着重分析催化剂的中毒机理和抗中毒性能提高的方法。一方面,SO2浓度对催化剂的双重影响归结为催化剂表面形成的硫酸盐数量,H2O和催化剂表面反应物的竞争吸附;另一方面,催化剂活性组分改性和制备方法改进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抗硫和抗H2O性能;最后指出低温SCR脱硝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应用重点。
2013年S1期 v.31 373-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9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洪燕;李云涛;
现有脱汞技术存在成本高、对设备有腐蚀的问题,通过对传统SCR催化剂进行改性,提高汞氧化性能,开发出同时脱硝脱汞新型催化剂,考察了NH3以及HCl等对脱汞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CR催化剂改性后零价汞氧化率可达40%以上,NH3对零价汞的催化氧化有抑制作用;HCl对零价汞的催化氧化基本无影响。
2013年S1期 v.31 378-379+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廖旭;徐亚;牛振川;张晗;佟磊;陈进生;林建清;
采用美国EPA TO-15的方法,研究了2011年3月份闽南城市区域空气中VOCs的含量及其污染特征。结果表明:1)漳州工业区空气的VOCs浓度为200.5μg/m3,污染较为严重;厦门交通干道VOCs浓度为74.0μg/m3,泉州商住区的VOCs浓度77.1μg/m3,污染较轻。2)漳州工业区采样点TOP5占TVOCs的比例最高,达77.3%;厦门交通干道与泉州商住区两采样点的TOP5占TVOCs的比例相近,分别为64.1%和62.0%。在所有的采样点中出现的TOP5组分比较集中,主要包括甲苯、苯、二氯甲烷、异丙醇、乙酸乙酯、1,1-二氯乙烯、萘等。3)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工业溶剂的挥发和废气排放可能是厦漳泉三地大气VOCs的主要排放源。4)厦漳泉的BTEX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和汽油挥发;其中厦门和泉州BTEX浓度相比较处在较低污染水平,漳州处在中等水平。
2013年S1期 v.31 380-384+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韩凤麟;
墨旱莲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天然植物资源,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介绍了墨旱莲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和精制工艺,同时简述了墨旱莲黄酮类物质的抗氧化作用。着重介绍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墨旱莲中的黄酮研究和运用,包括萃取剂的选用,参数的设定和萃取效果的预测等,墨旱莲中的黄酮类物物质可以用乙醇提取,也可以用水提取,醇提的得率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但提纯温度过高,得率反而下降。
2013年S1期 v.31 385-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梦勤;郭长仕;
国内大量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需进行增容改造,介绍了增容改造的主要方案及各方案的应用案例,分析了方案选择的影响因素,总结了增容改造的主要特点,提出了改造项目的建议,为火电机组的脱硫增容改造提供借鉴。
2013年S1期 v.31 390-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向东;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水泥窑脱NO X工艺技术现状,提出了水泥窑烟气脱NO X新工艺:以优化活性焦为脱NO X催化剂,其使用温度低于150℃,使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工艺技术,进行低温脱NO X。优化活性焦以国产褐煤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不仅脱NO X效率高,而且价格便宜。优化活性焦循环使用和综合利用,不仅降低脱NO X成本,而且不存在二次污染。
2013年S1期 v.31 393-394+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欣;李钢建;王中原;宋宝华;
在镁法脱硫副产物处理中,开发了用高温烟气浓缩硫酸镁溶液的技术,在相应的中试装置上,通过调节喷淋效果、喷淋量、烟气流量、溶液停留时间等条件,考察了其对预喷淋浓缩硫酸镁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淋量、烟气流量和停留时间是影响预喷淋浓缩效果的关键因素,而喷淋效果则对预喷淋浓缩效果影响不大。
2013年S1期 v.31 395-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瞿露;付宏祥;汪诚文;赵雪锋;
我国光伏产业飞速发展,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关注。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处于太阳能电池生产链的中游,包括制绒、磷扩散、刻蚀、印刷等工序,生产中大量使用了氢氟酸、硝酸、三氯氧磷及异丙醇等化学品,废水污染物包括F-、COD、TN等,废气污染包括NO x、HF、HCl等。分析了我国太阳能电池行业的环境管理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
2013年S1期 v.31 398-400+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14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周欣;王中原;于方;林德海;
概述了国内炼厂数量情况,分析并预测针对催化裂化再生烟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介绍并分析了催化裂化再生烟气污染物产生成因、来源及性质。综合介绍了目前再生烟气二氧化硫的治理技术及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EDV技术和CANSOLV可再生胺脱硫技术。总体来看,多种脱硫技术均可实现再生烟气的二氧化硫脱除要求,以CANSOLV为代表的采用有机胺吸收——解析工艺的脱硫方法具有明显的经济性,但具有可回收二氧化硫技术的脱硫方法较少,且在国内的技术应用表现尚待进一步明确。
2013年S1期 v.31 401-4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4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吴双云;
根据大型高炉上料系统的特点,结合首钢京唐2×5500 m3高炉联合料仓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在设计中更好地划分除尘系统、合理分配尘源点风量、优化管路设计等方面,以及如何采用一系列尘源控制密闭措施和系统平衡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成功应用,为大型高炉上料除尘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013年S1期 v.31 406-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荣富;刘学炎;王岳军;杨黎;莫建松;虞廷兴;钟晓雨;
通过对某水泥厂水泥生产线进行SNCR脱硝测试,考察不同的喷射位置、覆盖范围、NSR以及温度等因素对SNCR技术脱硝效率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SNCR脱硝技术在水泥生产线上可以获得超过88%的脱硝效率,NO x排放浓度可以低于200 mg/m3。
2013年S1期 v.31 409-411+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左莉娜;贺前锋;刘德华;
SO2的污染影响了环境生态及人类的生活,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介绍了国内外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工艺研究现状,讨论了相关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新进展和发展趋势,为该方法的进一步研究及工业化应用提供了参考。
2013年S1期 v.31 412-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8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曹晓满;石荣桂;
对湿法脱硫石膏脱水系统进行研究,分析了几种常见的石膏脱水系统的设计方案,提出了石膏脱水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并与变频泵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优化系统提高整个FGD经济性的目的。
2013年S1期 v.31 417-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慧波;牛向楠;李振海;
针对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中吸收剂石灰石利用率低、烟气参数超设计、脱硫效率低等问题,开展研究添加剂对碳酸钙溶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剂可以促进碳酸钙的溶解,不同添加剂其作用程度不同。有机添加剂的效果最显著;复合添加剂效果略差,成分间无明显的协同作用;无机添加剂效果较不理想。
2013年S1期 v.31 419-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5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加东;范兰;
主要介绍了脉冲式袋式除尘器在使用中的阻力偏高、粉尘排放超标、滤袋使用寿命过短等常见故障的原因及其分析和处理方法。
2013年S1期 v.31 422-423+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夏怀鹏;曹智强;
介绍了标准化设计的方法,提出了工业除尘标准化设计的选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标准化设计的意义。结合标准化设计在工业除尘工程中的运用,提出了标准化设计的一些建议。
2013年S1期 v.31 424-425+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欣;宋宝华;王中原;张翔宇;
应用CFD对曝气过程的气泡分布进行模拟分析,并通过现场试验进行验证。模拟结果表明:增加筛板后的气泡粒径减小、比表面积有所增加,气泡粒径分布随时间较均匀,绝大多数分布在0.05 m以下,气泡净增数量和比表面积的降幅均减小。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氧化池增加筛板后经过15 h即可达到60%的氧化率,比无筛板时节约21 h工作时间。在1.6 m高度处设置36%开孔率的筛板,对提高氧化效率有明显作用。
2013年S1期 v.31 426-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何文双;朱彤;宋宝华;王中原;李玲密;
针对冷却结晶系统存在的换热器换热管频繁堵塞问题,转变降温方式,采用真空降温,在原有系统上进行技术改造,实现了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大大提高了生产项目的经济效益。
2013年S1期 v.31 430-431+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顾前;何美华;
分析了风机全压在除尘系统中的分配,以及烟囱直径对管网出口动压损失的影响,得出适当加大烟囱出口管径,降低管网出口气体的速度,可降低系统能耗,为风机烟囱设计和选型提供了参考。
2013年S1期 v.31 432+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香凤;汪莉;郑天龙;王娟;汪群慧;
本试验针对含硫化物和硝酸盐氮的人工模拟废水,以硫化物为电子供体、硝酸盐为电子受体,采用厌氧生物填料塔进行同步脱氮除硫的实验研究,探讨了该生物填料塔的启动性能及塔内生物膜菌群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当S/N(摩尔比)为5∶3,初始pH为8.3~8.5,温度为28℃,进水硫化物负荷为500 g/(m3·d)时,硫和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7%和87.5%;厌氧生物填料塔中的优势菌群为脱氮硫杆菌,该菌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8~30℃,pH值范围为6~7;且经驯化后该菌种对初始硫化物浓度的耐受能力提高到625~1250 g/m3。
2013年S1期 v.31 433-436+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5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潘俐;郑魁;
在对混铁炉粉尘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烟气中的粉尘主要来源于铁水碳的析出,提出了通过高炉铁水保温和脱碳处理,治理混铁炉粉尘污染的方法。实验和现场试验研究表明高炉铁水温度变化100℃,铁水碳溶解度平均变化0.24%;加入铁水重量2.05%的滇滩矿粉后,平均可脱除0.18%的碳,并且试验铁罐中片状石墨漂浮物明显减少,达到了减少混铁炉烟气中粉尘含量的目的。
2013年S1期 v.31 437-439+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建强;
马迹山港区近邻嵊泗风景区,存在着多处环境敏感点,对环境保护要求较高。防尘治理严格执行"以新带老"的环保设计原则,采用了一些看似"常规"但又"关键"的技术措施。监测数据表明:控制粉尘污染的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效果显著,可为钢铁、火电企业在矿石与煤炭输送、转运领域提供参考。
2013年S1期 v.31 440-4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敏洁;高有飞;刘金龙;马立国;
在三座DN150 mmX1600 mm有机玻璃塔试验装置上,考察了DN15的塑料拉西环、陶瓷拉西环和不锈钢拉西环三种材质填料对催化剂的粘附能力。在催化剂浓度5‰,液相负荷40 L/h,气相负荷80 m3/h的条件下,经过408h的连续运转,结果表明不同材质填料对催化剂的粘附能力均存在饱和状态,粘附在填料上的催化剂不随时间的持续增加而增多。其中,塑料填料对催化剂的粘附能力最强,增重0.125kg;不锈钢填料次之,增重为0.115kg;陶瓷填料最弱,增重为0.055kg。可为相关领域的工业应用提供借鉴和数据支撑。
2013年S1期 v.31 44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焦雅楠;杨亮;丁雪;彭天权;王梅;钟圣俊;白轩;
通过湿法喷淋使锅炉烟气中的SO2等气体污染物被石灰水吸收而转入液相,再利用高压静电分离进一步去除烟气中的含硫雾滴及细尘粒等,是一种新型的高效脱硫除尘工艺。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石灰水中Ca(OH)2含量为0.90%,石灰水用量为0.4 t/h的条件下的脱硫效率可达99%;湿式静电分离的电压对除尘效率具有显著影响,随着电压升高,除尘效率呈明显增大趋势。
2013年S1期 v.31 447-449+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洪全;朱法强;
阐述了变风量除尘系统在线节能研究电气控制部分的设备、软件、控制等内容。根据实验的需求,通过采用变频控制、压力闭环控制、风量闭环控制等技术,实现在线节能技术的自动控制,并对实验数据进行采集,这对于该控制技术扩大到工程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2013年S1期 v.31 450-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许拥军;王天博;崔一尘;李永旺;马红;侯晶晶;梁荣娣;
针对多数电厂脱硫石膏含水率偏高的情况,对真空皮带脱水机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阐述,主要包括真空皮带脱水机中石膏浆液物料的特性影响、脱硫反应条件的影响和真空皮带脱水机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并根据安徽淮南平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脱硫工程一、二期运行情况提出部分建议。
2013年S1期 v.31 453-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华兵;毕亚凡;廖金阳;黄良取;
以电解锰阳极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能谱法和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法分别测定电解锰阳极泥主要含有Mn、Pb、Fe、Ca、Cr、K、Se等金属元素及其含量,并且按水平振荡法、硫酸硝酸法和醋酸缓冲溶液法三种方法对电解锰阳极泥进行浸出毒性实验,结果显示,浸取液中Se和Pb含量均超过浸出毒性标准限值。此外,对经水洗、湿磨和烘干后的电解锰阳极泥样品进行了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在550℃以后发生的分解反应,同时其晶型结构也发生了改变;650℃之后,热重曲线趋于平缓,晶体结构比较稳定。最后,探索了电解锰阳极泥除铅的工艺路线,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优除铅条件,最优条件下所制备样品结晶度高,且Mn2O3含量为96.7%以上。
2013年S1期 v.31 457-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4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樊婷婷;刘思颖;赵雪峰;
以活性污泥为接种物,以茶饼粉和水稻秸秆为发酵原料,在严格控制发酵温度(37±1℃)的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产沼气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茶饼粉为发酵原料厌氧发酵的累积产气量和甲烷含量最高(分别为5305 mL,66.13%),以水稻秸秆为发酵原料的各项指标次之(分别为3759 mL,63.24%),对照组的最低,实验组的累积产气量比对照组提高124.1%,58.81%,甲烷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0.30%,15.04%。分析秸秆及茶饼粉发酵前后各种料液成分,发现秸秆中木质素和纤维素降解率达到28.74%和11.18%;茶饼粉中糖脂类蛋白的含量相比原料减少了26.79%、37.79%和40.12%。
2013年S1期 v.31 461-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丽娜;姚芝茂;武雪芳;任春;徐成;
工业固体废物是固体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最近10年发布的工业固体废物统计数据,全面分析了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特点,研究了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利用量和处置量、工业固体废物区域和行业分布特点以及与工业产值的关系,并针对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013年S1期 v.31 464-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下载次数:1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 张红玉;
以厨余垃圾、猪粪和玉米秸秆作为堆肥原料,采用好氧堆肥的方法,探讨了厨余垃圾和猪粪、秸秆联合堆肥对腐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温度、pH、电导率(EC)、腐植酸光学特性(E4/E6)、固相C/N和发芽率指数(GI)来看,只有厨余垃圾单独堆肥的处理没有达到腐熟的要求,其余3个处理均达到腐熟。所以厨余垃圾、猪粪和秸秆联合堆肥可以更好地实现废弃物的无害化,促进堆肥腐熟。
2013年S1期 v.31 470-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下载次数:5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张宇;焦礼静;朴星君;张健;
重点介绍了利用国产卧辊磨粉磨钢渣粉的工艺流程、主机设备和工艺参数,分析了调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且提出了解决方法,总结了国产卧辊磨生产钢渣粉的经验。
2013年S1期 v.31 475-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裴玉良;殷江平;王磊;
对城市污泥掺烧自动化搅拌输送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这套系统在国内是首次将混凝土搅拌设备应用到污泥掺配上,提高了原煤与污泥搅拌的均匀性,减少了原煤掺配量,污泥运到电厂后直接进入搅拌输送系统,不需二次搬运。该系统对于改进城市污泥掺烧应用工艺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保护环境作用十分明显,有可观的推广价值。
2013年S1期 v.31 478-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婷;严红;王帆;
利用自制的堆肥装置,研究了纳米Y沸石对生活垃圾堆肥中氨气吸附的规律,同时采用红外光谱技术分析了吸附氨气前后纳米Y沸石的变化,探讨了其对氨气吸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纳米Y沸石对氨气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最大吸附量可达到3.21×10-6mol/g,对氨气的最大去除率也可达到93.3%,并最终稳定在81%左右。纳米Y沸石对氨气的吸附作用机理属于物理吸附,可以通过一定方法解吸复原,解吸后的纳米Y沸石对氨气同样具有很好的吸附能力,去除率也能达到93%。
2013年S1期 v.31 480-482+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红玉;
以厨余垃圾和玉米秸秆作为堆肥原料,采用好氧堆肥的方法,探讨了不同通风量对堆肥氨气和腐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温度、pH、固相C/N、电导率(EC)和发芽率指数(GI)来看,只有A1处理的堆肥没有达到完全腐熟,其余2个处理均达到腐熟;从氨气的排放来看,通气量越小,NH3排放越少,氮的损失越低;反之,通气量越大,NH3挥发量越高,氮的损失越高。综合考虑堆肥无害化、最终产品的腐熟度、营养元素的保留以及动力成本,厨余垃圾堆肥(以添加质量为15%的玉米秸秆作为调理剂)的适宜通风量为0.2 L/(kg·min)。
2013年S1期 v.31 483-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4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刘惠;孔丝纺;刘阳生;曾辉;
概述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中二恶英的污染概况、形成机制和排放标准;从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的控制和焚烧后烟气中二恶英的控制两方面综述了垃圾焚烧过程中二恶英污染的控制技术;并展望了未来二恶英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
2013年S1期 v.31 487-492+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9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刘志刚;陶相婉;孙巍;
目前,以好氧生物反应器技术治理封场简易垃圾填埋场的工艺设计大多基于设计者的经验,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无法实现系统结构和设计参数的同步优化。通过建立关于工程设计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NLP)模型,描述了系统结构和设计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工程总投资最小为目标函数,以系统结构、设计规范等为约束条件,采用罚函数法和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实现了工艺设计的全面优化。
2013年S1期 v.31 493-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邵敬;孙健;金小君;罗文邃;
探讨了羽叶金合欢(Acacia pennata)的枝和叶对污泥厌氧消化以及氮磷释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合欢枝叶都会减少污泥的产气量,产气量由大到小顺序是污泥>枝+泥>叶+泥;添加合欢枝会减少污泥厌氧消化系统中挥发性脂肪酸(VFAs)的含量,尤其是乙酸含量;而添加合欢叶会增加VFAs的含量,并产生乙酸和丙酸抑制;DGGE图谱及测序结果显示,加入合欢叶会增加乳杆菌属的细菌量,当系统稳定时,各组中的产甲烷菌类型相近;添加合欢枝叶均会减少NH+4-N的含量,且促进合欢枝叶中磷的释放。
2013年S1期 v.31 497-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3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胡彬;
采用化学法对污泥进行处理,以污泥脱水率和污泥中重金属去除率为指标,对比了硫酸和醋酸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硫酸对污泥的脱水效果优于醋酸,且硫酸对污泥中大部分重金属具有较好的脱除效率,醋酸则更有利于污泥中Hg和Pb的去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醋酸—硫酸两段处理污泥"的新工艺,得到了较为满意的处理效果。
2013年S1期 v.31 503-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许建军;封汇川;周文明;郭承元;
分析了简易垃圾场封场技术路线,针对徐州铜山二堡简易垃圾堆场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工程建设和实际出发,结合环保要求,制定了适宜该简易垃圾堆场的封场治理方案。
2013年S1期 v.31 507-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叶盛华;但汉波;陶如钧;唐颍栋;毛愉菁;
首先对现代卫生填埋场几种常见垂直防渗型式进行介绍和比较,针对新规范中防渗墙厚度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防渗墙厚度的合理选取,通过山谷型和平原型两个填埋场工程实例反思垂直防渗墙型式的合理选择,对存在一定覆盖层厚度的山谷型填埋场,建议采用旋喷桩加桩底后注浆型式进行防渗,对粉土或砂性土地基的平原型填埋场建议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防渗。
2013年S1期 v.31 510-512+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陈寰;毛楠;
生活垃圾填埋场既是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同时也是潜在的污染源。其选址需要考虑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等因素。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根据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按照填埋场选址的要求,进行评价因子的筛选,选定填埋场与主要水体之间的距离、地面坡度及土地利用类型3个影响因素作为评价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以5 m×5 m的栅格大小为评价单元,对三个图层的每个栅格进行重新赋值,根据专家打分确定每个评价因子的权重,最终得出评价区域内各栅格的适宜性指数,确定了最佳选址区域。
2013年S1期 v.31 513-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3K] [下载次数:7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陈廷章;金文成;刘惠永;么世杰;
通过工程试验和分析测试,分别对城市生活垃圾和医疗废弃物焚烧过程中高温烟气段和低温烟气段飞灰对二恶英的抑制和捕获作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研究表明:适当增加锅炉灰循环量对于二恶英的再合成能起到抑制作用,飞灰中金属氧化物介质可能存在着催化和阻止的双重竞争机制;添加飞灰对于吸附医疗废物焚烧尾气中的二恶英所起作用不明显,但飞灰对燃烧残炭的吸附作用非常明显。
2013年S1期 v.31 517-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学军;梁英;黄国平;郑双飞;
以SCOD/TCOD(可溶性COD/总COD)、毛细吸水时间(CST)为主要考察指标,研究了微波、碱及其联合技术预水解市政污泥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微波功率单独处理时,相对于原污泥,SCOD/TCOD均有显著提高,在高火档(功率为863 W)下,当处理时间为2 min,可由原污泥的1.40%增加到28.66%,且对应的CST相对原污泥亦有明显下降,即该处理既有利于污泥中不溶性COD转化为SCOD,亦可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碱单独预处理污泥可使污泥的SCOD/TCOD从未处理的2.68%提高至25.83%,但毛细吸水时间亦显著增加,增加至原污泥的14倍,碱处理虽然可增加污泥中COD的溶出,但不利于污泥的脱水。而碱-微波(先碱后微波处理)联合预处理可使SCOD/TCOD从原污泥的1.23%增加至34.95%,优于碱或微波单独处理或者微波-碱联合处理效果,但不利于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
2013年S1期 v.31 522-526+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1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刘帅霞;陈勇;陈亮;
比对了多种还原剂处理六价铬的解毒效果,确定了焦亚硫酸钠、硫酸亚铁两段式还原处理铬渣浸出液中六价铬和总铬的还原剂投加顺序和投加量。结果表明,该技术能使解毒后铬渣中Cr6+浓度达到0.17 mg/L,满足HJ/T 301—2007《铬渣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技术规范(暂行)》解毒后铬渣六价铬≤0.5 mg/的要求,且具有较好的长期稳定性,解毒彻底,可为该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2013年S1期 v.31 527-529+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刚;
随着污泥产生量的日益增加,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逐渐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同时人类社会也在共同探寻一个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污泥处置方案。系统分析了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主流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并结合我国国情对污泥处理处置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2013年S1期 v.31 530-533+5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3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9 ] |[阅读次数:0 ] - 崔文科;胡恩丽;周玉梅;
城镇污水厂污泥堆肥农用是一种经济合理的利用方式,但其前提是污泥中的重金属必须满足相应控制标准要求。末端降低或去除污泥中的重金属,需要一定的技术、资金和人力资源,推广起来有难度;采用"源头控制技术措施",可从根本上消减污泥中重金属,确保污泥堆肥农用的安全、可靠,且其操作简单,经济合理,方便实施。
2013年S1期 v.31 534-536+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林鹏;刘夏杰;陈明周;吕永红;向文元;
目前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处理工艺具有高增容性的特点,带来了废物处置的压力;针对高增容的处理现状,介绍了放射性废物减容处置技术的研究重点——热处理技术,包括焚烧技术、熔融盐氧化技术、热等离子体技术以及高温熔融固化技术,并分析了各技术的特点、应用难点以及各技术的适用范围,最后对放射性废物热处理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2013年S1期 v.31 537-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4K] [下载次数:5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杜良;李烨;王萍;张东;
生物修复是一种工艺简单、费用低廉、环境友好的修复方式,在铀土壤污染的修复治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根据文献调研结果,介绍了铀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最新研究进展,包括铀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和植物-微生物共生体系修复,最后指出了今后铀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治理的研究重点。
2013年S1期 v.31 543-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8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徐鹏翔;王大鹏;田学志;齐运才;杨明;
介绍了国内外堆肥翻抛机的产生背景,总结了翻抛机的类型,分析了堆肥方式和翻抛机的特点与适用性,提出了翻抛机的发展趋势,对国内堆肥发展形势和翻抛机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2013年S1期 v.31 547-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8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李春萍;
采用自制的气化装置对垃圾RDF进行了气化实验。垃圾RDF在200~900℃温度下气化时,瞬时产气量出现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又迅速下降的趋势,2个瞬时产气高峰分别为500℃和800℃。当气化温度在400℃以下时,除CO外,各种可燃气体的含量均很少。随着气化温度的升高,底渣含量逐渐降低,焦油的产率逐渐增加,产生的各可燃气体的体积分数和热值也增加,当热解温度达到900℃时,可燃气体的热值达到最高,为28MJ/m3,底渣含量最低,仅为12%左右。焦油在600~700℃达到最高值,为40%左右。
2013年S1期 v.31 550-552+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定军;
LED显示屏被淘汰后将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必须采取妥善的回收处理措施,以免对环境造成危害。通过对LED显示屏的应用类型和回收拆解处理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了有区别地进行回收再利用的思路,指出废弃LED发光模块(或灯板)的拆解回收处理是资源化回收利用的核心环节。而废弃淘汰的LED显示屏能够有效回收处理的规模数量,则是影响回收处理综合价值的最重要的因素。有效的逆向物流模式的应用,是确保把大量的淘汰/废弃LED显示屏收集到专业回收处理公司的关键手段。而加快建立和完善WEEP的费用机制,是专业回收处理公司能够持续良好运作的保障。
2013年S1期 v.31 553-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肖蓉蓉;潘钧;
随着贵阳市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综合利用处置量也随之增加。调查和分析了近年来贵阳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利用和处置的相关现状,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和建议,对贵阳市工业固体废物的有效管理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2013年S1期 v.31 557-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曹秀芹;杜金海;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污水处理力度逐渐加大,随之而产生的污泥急剧增加。同时因为我国环境标准的提高,污泥急需进行深度处理。本文阐述了现有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对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中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为污泥处理处置的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
2013年S1期 v.31 561-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0 ] - 张黎黎;杜洪涛;
论述了钢渣的几种干法处理工艺,比较了各种工艺的技术特点,分析各种工艺对产品种类和产品品位的影响。根据场地和投资的需求,科学合理地选择钢渣处理工艺,才能提高产品循环利用率,实现钢渣资源的"零排放",促进钢铁企业的循环经济、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
2013年S1期 v.31 565-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叶路生;柳伟;罗郅清;陈文清;
以磷石膏为主要原料,辅以粉煤灰、生石灰、河砂等制备非烧结磷石膏砖,探索较优的物料配比及操作条件;设定操作条件为砖坯成型压力20 MPa、105℃下干燥12 h,通过120℃,0.105 MPa的蒸汽养护4 h;最优物料配比为m(磷石膏量)∶m(粉煤灰量)∶m(河砂量)∶m(生石灰量)∶m(成型水量)=1∶0.5∶0.2∶0.15∶0.25。制品强度可达MU10级;制品无浸出毒性风险。
2013年S1期 v.31 568-569+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李春萍;
以水泥窑常用的替代燃料——生活垃圾和污泥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含氯量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替代燃料中,以3种垃圾筛上物中的含氯量最高:填埋垃圾筛上物0.292%、原生垃圾筛上物0.280%及堆肥垃圾筛上物0.276%。垃圾组分中,以织物类含氯量最高(0.263%),其次为塑料(0.246%),食品略高于纸张(0.192%)。矿化土、污泥中含氯量较为接近,均在0.12%以下。水泥窑各替代燃料中的氯含量均远远超过水泥入窑生料安全含量的0.015%。将替代燃料制备成RDF后,市政污泥、垃圾筛上物及垃圾组分中氯含量变化不大,差异不显著。按照含氯量高低,水泥窑替代燃料可以分为3类:第1类含氯量大于0.20%,包括垃圾筛上物及垃圾中的塑料、织物类等大部分可燃物;第2类含氯量为0.15%~0.20%,包括垃圾中的纸张、食品;第3类含氯量低于0.15%,主要是污泥。
2013年S1期 v.31 570-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春萍;
以水泥窑常用的替代燃料——生活垃圾和污泥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重金属As、Cd、Hg、Cu、Pb、Cr、Zn、Ni总量,Cd、Cu、Pb、Zn的形态分布及As、Cr的价态,结果表明:脱水污泥中,8种重金属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Zn>Cu>Cr>Pb>Ni>Hg>As>Cd。三种垃圾筛上物中,8种重金属含量由高到低的依次顺序为:Zn>Cr>Cu>Ni>Pb>As>Hg>Cd。市政污泥中,Cd以酸提取态为主,占总量的45%以上;Pb 94%以残渣态存在;Cu以有机结合态为主,占63.16%;Zn以铁锰氧化态为主,占43.5%。三种垃圾筛上物中,Pb几乎没有酸可提取态和铁锰氧化态的存在,重金属Cd没有残渣态存在。原生垃圾中,重金属Zn酸可提取态占18.52%,而堆肥垃圾筛上物和矿化垃圾筛上物中,重金属Zn酸可提取态为1%以下,铁锰氧化态含量为75%左右。垃圾和污泥中,重金属Cr(Ⅲ)、Cr(Ⅵ)均未检出。
2013年S1期 v.31 573-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何玉鑫;万建东;华苏东;
首先研究了磷石膏复合材料(PSC)的碳化性能,复配特种化纤改善PSC碳化后的体积安定性,系统地研究PSC固化体和PSC粉刷石膏的力学性能、性膨胀率、水化产物和断面形貌,以期推广底层粉刷PSC石膏在建筑领域的利用。结果表明:PSC内层的AFt衍射峰随着养护龄期的延长呈增加趋势,即AFt含量增加;而PSC外层的AFt衍射峰随着养护龄期的延长呈减少趋势,表明AFt与空气中CO2反应生成CaCO3;化纤质量掺量在0.3%时各项性能优异,365d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抗冲击功(46.2 MPa、6.4 MPa和1211J/m2)分别较28d指标减小了5.0%、15.6%和0.2%;PSC耐水性性能优异,但容易受到潮湿空气中CO2的碳化腐蚀,使其力学性能降低,而底层PSC粉刷石膏很少接触到潮湿空气中的CO2,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
2013年S1期 v.31 577-580+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7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邵先涛;孙秀枝;段元东;吕伟;李登新;
选取电脑电路板上三种典型电子元器件(并行通信口、插槽、电路板)中的废塑料,研究不同的升温速率和成分对样品热解的特性影响及其动力学分析。在氮气气氛下进行热解实验,温度从室温升到1000℃,升温速率分别设为10,20℃/min。研究结果表明,并行通信口、插槽和电路板中塑料的失重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且随着升温速率的变化,达到最高热解速率时所对应的温度也发生变化,其中电路板中塑料的失重率最小,并行通信口中塑料的失重率最大。热解速率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而增大,在不同的升温速率下,同一样品的热解剩余物质量分数基本一致。电路板中塑料的含碳量高于并行通信口和插槽中的塑料含碳量,并通过动力学研究得出电路板中塑料的活化能最小。
2013年S1期 v.31 581-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程诚;黄亚继;袁琦;杨高强;
相同质量污泥(3.0±0.01)g在85~145℃下进行恒温干燥实验,得到污泥干燥过程中含水率、干燥速率等变化规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污泥干燥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污泥在干燥过程中经历加速、恒速和降速3个阶段,3个阶段的分界点固定在污泥失重率为10%和65%处而不随干燥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同一干燥温度下,饼状污泥的干燥速率大于球状污泥;Logarithmic干燥模型MR=a·exp(-kt)+b在各干燥温度下均最适宜表述污泥干燥过程,其参数a、b与干燥温度T呈二次多项式关系,参数k与干燥温度T呈一次线性关系;饼状污泥的有效扩散系数D eff在9.21×10-6~2.22×10-5m2/min,球状污泥的有效扩散系数D eff在6.55×10-6~1.37×10-5m2/min。且随着干燥温度的上升,有效扩散系数D eff呈上升趋势。在相同干燥温度下,饼状污泥的有效扩散系数大于球状污泥。
2013年S1期 v.31 585-589+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海玲;杨琴;赵敏;
本实验通过初步有序组合方法将筛选得到的原油降解菌株A5、A6、YA5、YA6,十六烷降解菌株B3、YB3,萘降解菌株C3、YC3,石蜡降解菌株及产表面活性剂菌株D4共9株优良菌株进行组合后分别做液态原油降解实验,排除拮抗效应,优化互生效应,结果发现A5、YB3、YC3、D4配伍组合为最佳组合方案,此时的原油降解率达到58.6%,然后再通过正交法确定这四种菌株的配比,结果发现当A5:YB3:YC3:D4为0.5:1:0.1:0.5时对原油的降解效率最高为61.3%。
2013年S1期 v.31 649-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红梅;李晨明;
某厂包装装置担负着将产品包装、储运的任务。目前此厂某种化工原料的包装线进料物料温度高达70℃,导致夏季包装线厂房室温高达38.5℃,造成包装线上电气设备因环境温度高发热导致非计划停机的事件,以及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无法在包装线厂房内正常工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对原有的热水循环热风幕进行改造,达到降低此大型包装装置高温的问题。
2013年S1期 v.31 652-653+7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宜谦;
轨道交通引起的地面振动是由列车在轨道上的移动造成的。将地铁、铁路和有轨电车产生振动的主要机理归纳为六类:准静态、参数激励、钢轨不连续、轮轨粗糙度、波速和横向激励,详细分析了轨道交通的环境振动激励机理。
2013年S1期 v.31 654-658+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邹云飞;张德文;宁伟婷;
依据溢油应急浮式设备库配置设备的类型及数量,提出了设备库的设计方案;设备库将以趸船为基础,设计了底舱、设备库房、会议室、办公室、休息室和溢油处置辅助设备,设备库房和底舱配置了动力驱动系统、布放设备、溢油卸载、围控、回收、储存、油水分离及移驳过驳等设备,实现了设备库的平台承载、溢油应急处置和辅助三大功能。
2013年S1期 v.31 659-660+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剑;何文双;朱彤;宋宝华;王中原;李玲密;
从化学热力学角度和沉淀转化角度,理论上分析了碳酸钠、氢氧化钠分别与硫酸钙发生化学反应的可能性和反应进行的限度。并结合动力学规律,提出影响化学反应的条件,通过实验进行检验。最后提出,在实际工作中,达到良好清洗目的可采取的措施。
2013年S1期 v.31 661-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4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田小萌;
据实测数据:变电所外离地面1 m的高度,所测得的磁场强度约10~40 mG,变电所的控制室、值班室内由于屋体的屏蔽作用,磁场强度为900~1500 mG。因此,变电所噪声的控制是环保达标的重点关注环节。
2013年S1期 v.31 664-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宁;竹涛;陈莎;
介绍了煤矿甲烷宏观涌出量的估算方法,选择使用原煤产量法,以煤矿甲烷的相对涌出量为基础,建立了"产量-涌出量函数模型",得到三种不同类型矿井煤矿甲烷的分类涌出系数。
2013年S1期 v.31 66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永桥;
汽车制造产业在我国得到高速发展,同时也伴随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调查国内一家汽车生产企业,重点分析了涂装车间主要污染源及其控制措施,并提出了提高涂装车间清洁生产水平的建议。
2013年S1期 v.31 671-672+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刁硕;邱晨;
阐述了我国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探讨了关于开展产学研合作中各方的优势及合作模式的选择;分析了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环保企业自身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创新环保产业产学研合作模式,提升环保企业竞争能力,优化合作平台的相关建议。
2013年S1期 v.31 673-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永臣;曹希;
供电企业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研究供电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根据供电企业的特点,将供电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责任管理、市场责任、环境责任、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并设立不同数量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对供电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
2013年S1期 v.31 67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程明;高莹;张诗琦;曾德芳;
世界人口日益增长,人均碳排放依然逐年增加,探索低碳、环境友好型经济增长模式,发展"低碳"应成为每个企业和公民的责任,而大学生作为享受高等教育的群体,更应培养"低碳生活"的习惯。以校园"碳足迹"行为为调查内容,分析校园碳足迹的分布情况,结合数值优化思想与数理统计方法,得到一套完整的低碳校园解决方案,并提出一种节能减排意识的培养机制,逐步让节能减排成为一种时尚。
2013年S1期 v.31 681-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张焕祯;匡颖;王智丽;庞博;
系统分析了中国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造成的环境工程本科人才市场的变化及其给环境工程高等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评价了环境工程高等教育状况,探讨了环境工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为指导环境工程大学生正确择业、促进环境工程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依据。
2013年S1期 v.31 685-687+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徐双庆;顾阿伦;
澳大利亚碳交易机制正式实施,配套的经济援助系统为其提供了合理、合法、全方位的保障措施,为企业转向清洁生产提供良好的过度环境。援助系统主要分为工业援助与居民援助两大部分,对澳大利亚碳交易机制的经济扰动进行了系统调节。这些援助系统的设计优点可为中国碳交易市场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2013年S1期 v.31 688-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梁栋;魏方欣;高超;贾梅兰;柳兆峰;闫晓俊;安鸿翔;
针对放射性废液桶内干燥装置的研制,就装置的加热方式对目前加热结合桶内干燥装置的要求进行了对比筛选,初步选择微波和热风组合加热方式,在此基础上对微波和热风加热方式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虽然热风加热耗时太长,且微波加热存在盲区,但是两种加热方式干燥模拟废液的效果良好,能够相互补充,因此建议采用微波-热风组合加热方式进行深入研究。
2013年S1期 v.31 693-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祖军;赵安楠;
上湄公河航道改善工程的主要内容为对多处严重碍航的海滩和零星孤礁进行炸礁。为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施工中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对施工河段的监测数据结果表明工程对环境只产生了轻微而且短时间的影响。
2013年S1期 v.31 698-699+7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汪启年;王璠;高小娟;于宏兵;
电解锰行业是我国重点整治的高污染行业,推行清洁生产势在必行。通过对某电解锰企业生产现状的调查研究,确定审核重点为电解车间,并对审核重点进行了评估,提出了清洁生产方案,且对方案实施后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进行分析。
2013年S1期 v.31 700-7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檀笑;温勇;尹淑庄;蔡彬;
对东莞市40多家毛织服装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实践,系统分析毛织服装行业的清洁生产思路和要点,结合典型案例,总结出各项清洁生产技术方案对毛织服装行业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影响,阐述了毛织服装行业清洁生产的若干规律。
2013年S1期 v.31 703-7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明聪;
对蓄电池制造的工艺流程及铅污染工序进行了介绍,给出了国内某蓄电池企业铅污染的防治与设计工艺实例,介绍了防治工艺技术的特点,为从源头控制蓄电池企业的铅污染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2013年S1期 v.31 707-7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万小岗;赵颜红;习成成;王巍;
以碳酸盐作为淋洗剂,以高锰酸钾(KMnO4)或双氧水(H2O2)为氧化剂,研究了淋洗去污修复铀污染土壤技术。实验结果表明:当碳酸根浓度为0.5 mol/L,淋洗速率为1.0 mL/min,氧化剂用量与U(IV)摩尔比为2∶1时,污染土壤中铀的去除率能够达82.4%。
2013年S1期 v.31 710-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韩文辉;
采用室内控制实验,以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和草地早熟禾3种北京市常见冷季型草坪草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再生水灌溉及其对照自来水灌溉下不同物种高温胁迫下根系长度、重量及其活性氧清除系统的特性,结果表明:再生水对高温胁迫下高羊茅的根系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多年生黑麦草及草地早熟禾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再生水灌溉刺激高温胁迫下高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保持较强的生理优势,草地早熟禾则在再生水和高温胁迫的双重作用下生长发育受阻。
2013年S1期 v.31 713-715+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程士兵;叶姜瑜;王云仙;
采用TGGE(Temperature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方法对水源热泵水体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首先提取水体微生物的总DNA,扩增16S V3区片段,然后进行TGGE分析。TGGE图谱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安康湖水样中的细菌丰富度较高。在空调制冷期,细菌群落结构波动较大;而在空调制热期,细菌群落结构波动较小,说明夏季空调制冷期对水体的影响较大。相似性及聚类分析表明,空调运行的持续时间的长短及运行负荷的大小决定热泵尾水排放所影响的水域范围,尤其是对取水口处的影响。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水体中细菌属于3大类群: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a)、厚壁菌(Firmicutes)和拟杆菌(Bacteroides)。
2013年S1期 v.31 716-720+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1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振国;狄彦强;赵伟;张宇霞;张志杰;晋欢欢;
采用MATLAB建立了房间温度仿真模型和风机盘管模型,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模拟分析了风机盘管分别按照1.0、1.1、1.2、1.3、1.4负荷附加系数选型时,房间在不同负荷条件下开机后的室温变化规律,并针对病房风机盘管间歇运行的特点,提出病房部分负荷运行时间较少时,风机盘管选型的负荷附加系数宜控制在1.1~1.2之间,部分负荷运行时间较多时可不考虑负荷附加系数。
2013年S1期 v.31 721-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9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顾蔚泉;蒋坚毅;
介绍了核电厂止回阀密封性试验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对止回阀的结构进行研究,提出了"等压隔离"概念,通过不同气路保持"等压隔离"装置双密封圈间空间的压力与阀体压力等压,形成"虚拟隔离",从而实现对隔离阀泄漏率的准确测量。重点阐述了等压隔离的结构原理,等压隔离装置的开发及其在隔离阀密封性试验中的应用。通过止回阀的实验室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试验方法可靠,测试结果准确。
2013年S1期 v.31 726-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曼;郁南;刘建平;
同时模拟发射时后坐和旋转两种弹道环境,是研究液体储备电池电性能参数与后坐力和旋转速度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采用空气炮发射方法,将安装电池的弹丸射入旋转筒中,和旋转筒中的冲击垫碰撞,实现后坐与旋转双环境力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模拟过载在2000~10000 g,旋转速度3000~12000 r/min的引信电池电性能试验和检测条件。
2013年S1期 v.31 729-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林丛;
针对HJ 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中面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计算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工程法计算a×b面声源噪声几何发散衰减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进行比较论证。
2013年S1期 v.31 733-7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杰;董楠;
针对浅海水下噪声传播特性,选取两种典型的声速剖面,在不同的限制条件下,通过改变海底底质、声源深度以及声源频率,对两种典型声速剖面的特性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不同声速剖面类型对水下声传播特性的影响。
2013年S1期 v.31 736-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8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范丽丽;陈袁袁;
主要是在查阅国内外文章的基础上,对环境风险评价的发展、风险评价的内容和程序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了环境风险评价的特点及其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对环境风险评价内容的认识。
2013年S1期 v.31 739-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梁增强;马民涛;杜改芳;
通过梳理已有文献,从空间分布、指标选取、主要方法应用频率、数据预处理及结果对比等方面对计量经济模型在我国环境问题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不足进行评述,同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相关的拓展研究提供参考。
2013年S1期 v.31 742-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唐秋香;缪新;
镉是一种对人类和动物健康危害严重的重金属。土壤镉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球研究热点。重点分析了镉污染土壤中镉的来源,镉对动植物、人体的危害,并提出了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的方法。
2013年S1期 v.31 747-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25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