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明;张石伟;李京军;隋伟群;邹东雷;
依据机械加工中产生的含油废水的特点,采用"破乳+膜过滤+Fenton试剂氧化+生化"的组合工艺进行处理,进入生物滤池前采用间歇操作,处理后出水再与生活污水混合后进入生物滤池进行连续处理。连续运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能够有效的去除机械加工过程产生的含油污水中的污染物,即工艺进口ρ(COD)从171 641 mg/L下降到小于50 mg/L,达到地方排放标准,处理效果良好。
2010年05期 v.28;No.167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熊鸿斌;陈雪;赵娜娜;
UASB-曝气法应用在饮料废水处理的前期运行良好,但运行后期出现了出水不达标的异常现象,通过运行数据和UASB常见问题的分析,发现使系统出现异常的原因是UASB反应器内部腐蚀、三相分离器不完善等的常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二次启动厌氧池的建议,以使该系统恢复运行效果。
2010年05期 v.28;No.167 5-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徐文龙;屈志云;梁前芳;冯晓军;袁松;郭强;马海峰;
垃圾填埋场产生大量渗滤液,而一般厌氧型填埋场产生渗滤液中含有很高浓度的有机物。因此,渗滤液成为填埋场的难题。通过试验模拟垃圾的好氧填埋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对垃圾产生渗滤液中的COD、BOD5和NH 4+-N进行连续监测,通过试验初步得出:在好氧填埋条件下,垃圾堆体产生渗滤液中有机物和NH 4+-N浓度得到较大程度降低。渗滤液中COD、BOD5和NH 4+-N的降解率分别高达98.99%、99.94%和99.78%。
2010年05期 v.28;No.167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许良英;孙爱华;
通过用一种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备的复合絮凝剂在活性染料染色废水处理中应用,并与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聚合铝铁、聚合氯化铝进行脱色效果的比较,发现其在酸性和近中性条件下对酸性、活性、分散、还原等染料均有较好的混凝脱色效果,同时通过对回流污泥工艺的改进可减少沉降时间。
2010年05期 v.28;No.167 13-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孙可明;李凯;韩亮;秦健;
通过实测阜新新邱长营子桥段5个连续排污口处污染物浓度,采用水平二维水质迁移模型对细河城市段排污口排出的生活废水及1 500 m长的细河河段进行模拟分析,计算出多排污口在耦合叠加作用下,河段内污染物的迁移扩散和污染物浓度的分布特征。模拟分析得出:第1、2、3年污染物在3个监测断面处的横向迁移距离和纵向迁移距离,污染物最大浓度所在的位置以及岸边处污染物浓度的分布规律曲线,为城市污水治理和城市规划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指导。
2010年05期 v.28;No.167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欲如;梅荣武;沈浙萍;韦彦斐;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催化氧化预处理及气浮-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在处理原料药废水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COD去除率在90%以上。在进水COD值高于设计值15%的情况下,各项指标均能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排放标准。
2010年05期 v.28;No.167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安长生;
膜序批式生物反应器是将SBR与MBR结合,具有出水水质好,浊度低,生物浓度高,脱氮除磷效果好,减缓膜污染等优点。对膜序批式生物反应器的构造,特点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2010年05期 v.28;No.167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金文杰;王晓;兰菲菲;
研究粉煤灰处理印染废水方法,包括粉状粉煤灰直接吸附处理印染废水和颗粒粉煤灰处理印染废水,并且与颗粒活性炭处理印染废水进行对比试验。粉状粉煤灰处理后印染废水COD和色度都达到了GB4287-9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排放标准,其中COD达DB21/1627-2008《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颗粒粉煤灰处理后的印染废水达GB4287-92的一级排放标准,但未达到DB21/1627-2008排放标准。在试验条件接近或相同的情况下,粉煤灰对COD值和色度值的处理效果均优于颗粒活性炭。
2010年05期 v.28;No.167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5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杨飚;黄勇强;吴涛;厉晶晶;徐明力;
以镇江市雨水利用示范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8场典型降雨雨水取样检测,得出了示范点雨水径流的污染状况和水质特性,分析各种雨水水质变化规律、雨水质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各类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降雨初期径流污染严重,主要是有机污染物和悬浮物固体污染,雨水中的悬浮物与有机污染物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在弃去初期雨水后,水质基本满足景观环境再生水水质和城市杂用水水质的控制指标。
2010年05期 v.28;No.167 31-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4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黄河;鞠振宇;殷婷;周敏君;
将经过混凝沉淀预处理后的成品油洗舱废水,进行臭氧催化氧化深度处理,并研究处理时间、臭氧曝气量以及活性炭填充率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处理时间为1.0 h,臭氧曝气量为1.0 g/(L.h),活性炭填充率为60%时,处理效果显著,COD去除率为50%~60%。
2010年05期 v.28;No.167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石明岩;冯兆继;余建恒;王少林;夏耿东;
采用倒置A2/O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与城市污水混合后的污水脱氮。正交试验得到,水力停留时间是影响混合污水脱氮和有机物去除的控制因素;理论最优运行参数是HRT为9 h、ρ(DO)为2 mg/L、R为80%、r为200%,该工况下COD、NH3-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7.4%、97.2%和62.4%,出水浓度可稳定地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
2010年05期 v.28;No.167 39-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郑丽婷;吴选辉;
垃圾填埋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渗沥液,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引起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等严重的二次污染。通过高安屯卫生填埋场的实际运行情况,系统介绍该场的渗沥液处理工艺和处理效果,指出了生化加膜法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2010年05期 v.28;No.167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涛;罗璟;李伟民;肖海文;刘杰;魏巍;叶成全;
针对三峡库区城市污水氮磷浓度较低的特点,结合城市污水处理旁路污泥减量技术研究,探索了利用鸟粪石结晶沉淀法回收城市污水中氮磷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低氮磷浓度时,鸟粪石结晶回收氮磷的规律与国内外已有的针对高浓度氮磷的研究规律不同,当污泥厌氧减量池中磷酸盐质量浓度为30~60 mg/L(约为1~2mmol/L)时,在pH值为10.0~10.5,c(Mg2+)∶c(NH 4+)∶c(PO34-)为1∶1.6∶1,反应时间为25 min,搅拌强度在200 r/min的条件下,通过鸟粪石沉淀反应磷去除率可达50%~75%,氮的去除率最高可达51%。
2010年05期 v.28;No.167 47-5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张晓杰;苏宏;
介绍百乐克污水处理工艺的特点,监测了各点总磷实际变化情况,总磷去除率为22%,不能达标排放,加铝盐和铁盐均可以达到排放标准。最佳的除磷工艺是脱水污泥直接进入曝气池,经5 h曝气,总磷<0.5 mg/L,去除率达92%,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
2010年05期 v.28;No.167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杜云贵;刘艳荣;喻江涛;隋建才;
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中,喷嘴性能直接影响到脱硫效率和运行成本。针对目前国产脱硫喷嘴能耗高的问题,基于质量及能量守恒方程,推导了螺旋喷嘴计算公式,并结合螺旋面设计方法开发出大流量低背压喷嘴。开发出的喷嘴运行压力小,可降低运行电耗;同时,可减少塔内布置的喷嘴数量,减少投资成本。
2010年05期 v.28;No.167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郑安桥;
危险废弃物因其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的严重危害性和破坏性而需特殊处置。以某市危险废弃物焚烧处置工程为例,通过对其预处理系统及烟气净化系统的组成、工程原理、工艺流程等的分析论证,探讨一种危险废物焚烧处置预处理系统及烟气净化系统工艺设计的工程原理和性能特点,为今后在工程实际中的运用提供参考。
2010年05期 v.28;No.167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5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伏渭娜;赵景联;
针对大豆蛋白粉生产过程中喷雾干燥塔尾气温度较高,有回收利用价值的现实,也针对目前的节能需求,对现有的喷雾干燥塔的尾气排放部分进行改造,设计一个片状空气预热器,以利用高温的尾气与系统的进气做热交换,实现热量再利用,降耗和提高蛋白粉产率的目的,并对投资收益进行了分析。
2010年05期 v.28;No.167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建伟;马文林;王敏;黄力华;
采用接种Aspergillus candidus和Penicillium frequentans的真菌生物滤池处理苯乙烯废气,考察苯乙烯在生物滤池中的净化效果和物质转化特性。苯乙烯的进气质量浓度为200~800 mg/m3,气体流量分别为0.28,0.38和0.48 m3/h,对应的气体停留时间分别为60,45和35 s。试验结果表明:苯乙烯在真菌生物滤池中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最大去除能力达66.78 g/(m3.h),真菌生物滤池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量和苯乙烯去除量呈线性关系。微生物分析结果表明,接种的Aspergillus candidus和Penicillium frequentans在反应器内能够长期保持优势地位。
2010年05期 v.28;No.167 66-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孙明明;沈恒根;法正皓;晏维华;马建平;
转炉钢渣回收风淬水冷工艺过程中产生有水蒸气、余热、烟尘等多种工业污染物,工艺排风量确定受到工艺生产过程阵发性、烟气温差大、水蒸气含量多等因素影响。通过研究工艺过程热风平衡,分析确定了工艺过程排风量,其中考虑了分散钢渣液进入排风罩内的压缩空气量、钢渣水冷粒化过程产生的过热水蒸气量以及保证罩内负压的排风量。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设计计算。
2010年05期 v.28;No.167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杜长明;张创荣;曾海燕;王静;陆胜勇;严建华;熊亚;米琼;刘惠;
根据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适于降解高浓度有机物废气的特性,结合活性炭吸附法,提出了吸附器的吸附浓缩和热脱附-等离子体氧化净化有机废气技术。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对于处理低浓度、大风量的有机废气,该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具有净化效率高、二次污染小和节省能耗等优点。
2010年05期 v.28;No.167 74-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7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田玲;邓舟;夏洲;胡益铭;张妍;
比较各种沼气利用方式,其中沼气提纯净化能量损失最小,能量输出率超过79.6%,是最有前景的一种利用方式。另外,在多种沼气提纯方法中,变压吸附沼气提纯方法具有成本低、能耗低、效率高以及装置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在国外得到广泛的应用,国内亦有工程实例。我国变压吸附沼气提纯技术还不成熟,有待进一步改进。针对我国沼气工程特点,适宜开发高效的小型化、移动式的成套变压吸附装置。
2010年05期 v.28;No.167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袁怡祥;黄伟;梁丽彤;马人熊;
为达到对填埋气进行加工的下游生产流程的要求,需要对填埋气进行净化,特别是要求总硫体积分数脱到1×10-6甚至0.1×10-6以下。使已经粗脱硫的填埋气依次经过铁系颗粒段和改性炭系颗粒段进行精脱硫,实验结果表明:总硫(包括无机硫和有机硫)体积分数能够脱到0.1×10-6以下。
2010年05期 v.28;No.167 83-85+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健旭;宋联吉;廖方俊;田静;
对中、小型电炉除尘系统的设计进行一些探讨,并为设计出造价低廉、维护简便、操作简单、运行费用节约的电炉除尘系统提出几点认识与建议。
2010年05期 v.28;No.167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晓鹏;曹广超;丁生喜;
给出一种基于多元统计的水质动态评价模型方法,该模型方法以全局主成分分析(GPCA)方法为主,以动态聚类分析、判别分析为辅助方法。再以湟水流域水质断面为例,根据有机污染、无机污染和综合污染等3个方面对这些水质断面1998—2005年水质污染状态进行定量评价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湟水流域水质断面有机污染较为严重,以上3个方面的污染状态逐年严重,综合污染指数均值从1998年的1.63605上升到2005年的2.38624,2001年以后有加速恶化的迹象。
2010年05期 v.28;No.167 90-93+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4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李祚泳;张正健;邹艳玲;
传统的参数化多元组合算子模型在进行对数变换后,采用最小二乘法求解模型参数。在满足构建的优化目标函数条件下,直接用基于群集智能的混合蛙跳算法对参数化组合算子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优化,避免了传统解法过程中需要进行的对数变换,因而使参数求解变得简化。改进后的参数化组合算子模型被应用于地下水水质评价,其评价结果与用其他多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从而表明:混合蛙跳算法优化得出的地下水水质评价参数化组合算子模型为地下水水质评价提供了一种简便和实用的新方法。
2010年05期 v.28;No.167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成西娟;孟晓杰;舒俭民;
化工石化项目有其自身的特色,它既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所需物资,又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潜在的威胁——它极易引起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危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且,化工石化项目一般都较为复杂,因此,对于此类建设项目,应特别重视其环境风险评价,使之对环境的危害得以避免或是减至最小。在我国,甲苯二异氰酸酯项目在化工石化行业属于较新的项目,可借鉴的经验较少,因此以甲苯二异氰酸酯项目为例来进一步对化工石化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进行探讨,使之向更为完善的方向发展。
2010年05期 v.28;No.167 98-10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5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王震;孙德智;高明;
随着我国废塑料资源化利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其资源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也日益显现。以生命周期评价为研究方法,对废聚苯乙烯共焦化过程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废聚苯乙烯共焦化过程对酸化、烟尘和粉尘、全球变暖3类环境问题的影响较大,分别占了总影响的34.0%、27.5%和23.3%。从共焦化过程的3个阶段来看,入炉炼焦阶段的环境影响最大,其次是混合颗粒制备阶段和PS颗粒制备阶段,对炼焦阶段环境污染的控制是废塑料共焦化技术发展的关键。
2010年05期 v.28;No.167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金文斌;朱建云;
碘化汞和碘化钾的碱性溶液与氨反应能生成淡红色胶态化合物,该颜色在较宽的波长内具有强烈吸收。国家标准纳氏试剂光度法是常见的测定氨氮的方法,该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但预处理过程繁琐。通过对校准曲线的绘制条件进行改进,并对水样的预处理方法作了进一步的探讨,改进后的方法操作简便,对水样进行测定,与标准法相对照,结果基本一致。
2010年05期 v.28;No.167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4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